兴国县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科学史的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B.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假说演绎法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法D.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2.有关酸碱物质在实验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斐林试剂时NaOH为CuSO4与还原糖反应提供碱性条件B.浓硫酸为橙色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的反应提供酸性条件C.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进入细胞进行染色D.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以用酸性龙胆紫使染色体着色3.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健那绿染液可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B.检验蛋白质可选用斐林试剂,并需水浴加热C.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宜选择蝗虫的精巢或卵巢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4.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面是一些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其中的错误操作或想法有()①用滴管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于是滴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②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于是判断是菠菜叶用量太少导致;③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结果中,蓝绿色带最宽,可判断为叶绿素a含量最多;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和染色体;⑤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需在暗处进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5.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一定时间后经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测量放射性。对此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目的是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C.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D.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6.用标记某动物精原细胞的全部核DNA,然后将细胞置于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MI、MII)。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前期与MI前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同B.有丝分裂后期与MI后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C.有丝分裂中期与MII中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不同D.有丝分裂后期与MII后期细胞中,标记的DNA分子数不同、染色体数相同7.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C、H、O、N、P是ATP、核酸、生物膜、蛋白质共有的化学元素B.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C.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都含核酸D.所有细胞都能在线粒体中进行细胞呼吸8.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对人来说,蔗糖溶液可以口服但不能静脉注射B.糖类在人体内,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可发生氧化C.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相比,前者体积小而储能多D.等质量的葡萄糖和脂肪相比,彻底氧化时后者耗氧多9.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肽键,②表示中心碳原子,③的种类有20种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磷酸基团,②表示含氮碱基,③的种类有4种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①表示脱氧核糖,②表示磷酸基团,③的种类有4种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10.下面有关内质网的描述,错误的是()A.蓝藻中大部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B.青霉菌和高等植物细胞中都有内质网C.内质网与核膜相连,是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D.内质网形成的囊泡可与高尔基体的膜融合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D.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