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投放与主题墙的布置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区域活动正符合这一要求。在我们看来,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教师的观察和指导及活动后的评价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然而,在这其中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与主题墙的布置,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是否满足幼儿的种种需求,是否给幼儿带来真正的快乐。于是,区域材料的投放与主题墙的布置的重要性就不可言喻了。一、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材料通过平日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选择要安全,安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同样,在区域材料的制作和投放上,安全性也是第一位的。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该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的制作原料。(二)材料的收集。收集材料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平时让孩子把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当礼物送给老师,如:一次性杯子、易拉罐、牛奶瓶、挂历、薯片罐等,这样既环保,有能简单的被我们收集到了原材料。(三)材料的制作。收集材料后,每周让教师用同样的材料制作不同的作品,在下一周的周前会议上展示及评比。优秀的作品,大家一起做一做,相互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作品就会越来越丰富了。(四)运用和保存。作品做好后,还要学会运用。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区角,得体摆放。辛辛苦苦做起来的作品,我们不能让孩子们一次就把它糟蹋了,还要教会孩子们怎么玩,玩后应该怎么放置等等。教孩子要珍惜劳动成果,这也是一日常规教育的一部分。这样活动区内就会井井有条,也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二、怎样选择主题墙的内容幼儿园教育对主题墙的创设越来越重视,在每一个主题进行的过程中,都要对主题墙进行布置。但是,大家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就是墙饰的内容和主题的内容相关甚少,初初一看,非常漂亮,仔细再看,与主题毫不相干。一面好的主题墙应该是一篇生动的议论文,做到论点清晰、论据丰富、论证有力。因此,解决主题墙的缺失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一)主题要鲜明主题墙,主题应该鲜明,让人一眼就能明白正在进行的主题。要关注本班幼儿的兴趣、经验,使主题墙能凸显教师与幼儿的个性特点,切忌毫无个性、毫无特点。在一个完整的主题墙中,还包含着若干个小内容,这就是分论点,它们是主题墙的灵魂,是主题墙的基础,支撑着主题,且紧紧围绕着主题。各个分论点之间应是承前启后,逐步深入、延续产生的。(二)内容要充实好主题墙的内容要充实,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老师到主题里去找问题。如:中班的《桥,这一家子》。根据主题名称可以提出如下问题:1.桥是怎样的?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个问题去收集各式各样的桥。2.桥有哪些作用?那就可以收集桥的用途。3.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桥?有赵州桥、伦敦塔桥,那就可以布置与这些桥相关的内容。4.关于桥的儿歌有哪些?如:《外婆桥》、《小白兔过桥》等等。(三)主题墙要有互动1.与幼儿互动。幼儿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我们不能抛开幼儿来进行,应让幼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给幼儿一份信任,多给幼儿一份权力,多给幼儿一份鼓励,让幼儿把自己亲手做的东西充实进去,这样主题墙创设也能发挥其创设本身的意义。陈鹤琴说过:“通过幼儿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如在主题进行中,与幼儿进行讨论,结合幼儿的兴趣、意愿来布置主题墙,除了让幼儿以个人形式参与,还可以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这样幼儿会更有信心,表达效果会更好。2.与家长互动。新《纲要》指出:“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全面主动的发展。在主题教育中,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单靠教师一人之力难以为继,也不全面,教师可将幼儿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