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启蒙运动【整体感知】起源受压抑复苏和发展进一步发展(成熟)(公元前5世纪)(5—14世纪)(14—17世纪)(17、18世纪)——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精神的发展阶段时间国家事件或人物起源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运动(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发展14—17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15—16世纪德意志宗教改革弘扬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课程标准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一智者学派(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中叶—中国春秋战国之交,“百家争鸣”局面已开始)1、出现的时间:公元前5世纪中叶2、时代背景:①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发展和繁荣;②政治:雅典等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③社会: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④文化传统精神: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⑤地理环境:海洋文明影响下的思想特点,开拓、冒险、平等、诚信。3、概况:(1)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2)研究领域: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3)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4主张①强调人的价值,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问题探究1】“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古希腊某哲学家请回答:(1)材料体现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思想?这一思想出现的背景是什么?(2)材料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智者学派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工商业的发达);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含义:积极:局限性:肯定和强调人的价值,否定……,树立了……,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了人的道德,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5影响积极:①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②它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局限:忽视道德的价值和作用二、苏格拉底(约前469—前399年,略晚于中国之孔子、略早于孟子,被成为“西方的孔子”)1出现的时间:和智者学派同时代(公元前5世纪中叶后)2时代背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雅典公民政治的弊端导致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3主张: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③提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认识你自己)④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4、意义: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哲学上的贡献: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探究二】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的异同见讲义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年-前399年)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探究三】孔子与苏格拉底作为同时代东西方思想的巨人,二者都主张注重道德,那么两者的不同之处在哪呢?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柏拉图1主张: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对人进行明确分工,各司其职。②世间万物之外存在着“理念’的世界才是真实的,理念是万物的本原,人类的正确目标就是在自己灵魂中发现理念。2评价①积极: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②局限:在他的理想国里,治国者和武士没有私有财产和家庭,因为财产和家庭是一切私心和邪念的根源。这种想法是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