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农村薄弱学校的好校长——课题研究心得体会(三)蒲城县桥陵镇初级中学蔡王芳如何做一名农村薄弱学校的好校长桥陵镇初级中学蔡王芳农村薄弱学校的校长大都面临着办学条件差、学生生源少、师资力量弱、面临撤并威胁等这样那样不利的工作环境。做为薄弱学校校长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找到一条生存发展之路,从而让当地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呢?结合刘立斌校长为改进我校面貌作出的努力和成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和改进。一、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有强烈的使命感。做为一名普通的农村学校的校长,面对的是最基层的农民朋友和农家子弟,工作对象是朴实的农村教师,校长的工作作风将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刘校长刚上任初曾经说过:“虽然我们的学校已经跌入发展的最低谷,但是我不会放弃,事在人为,相信有我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改变这样的现状!”刘校长说到做到,他没有因为学校规模小、生源少、学生整体水平差、学校条件艰苦等这些客观因素而降低工作标准和对自己的要求,一年来,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立足学校实际开展学校各项工作,做到不舍弃、不放弃,让学校教师发挥出了最大的能力。二、学校管理上,既要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又要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校长要更多的去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特别是规模小的学校,要少讲大道理,多投入感情。比如在农村教师的请假问题上,做为农村,风俗习惯是非常多的,刘校长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在教师没有特殊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批准教师,但也让教师们明白,我们的首要工作是教书育人。我认为这比“你请假我要扣你多少钱”等等的话效果要好得多,老师们也乐于接受的多。这样以来,因为个人琐事请假的同志反而少了。工作中,对待老教师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要给教师们营造一个“家”,让老师们处处感受到家的温暖。刘老师经常走到老师们中去,或者邀请老师们到他的办公室去喝茶聊天,力求一种心灵上的相互靠近。通过关心老师们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从细节上解决他们生活、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使广大教师和校长心贴近了,对校长认同了,校长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三、作为农村薄弱学校的校长,要深入到教学管理中,最有效的一个捷径就是走进课堂。1.校长通过走进课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学校管理制度问题。一年来,刘校长对每位同志的课都做了认真的听、评,对一些兼任老师的课更是听了又听,我想他从中肯对有所收获。比如,当校长随时推门听课时,就可以发现哪些教师做到了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是否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实行新课改后,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有没有变化?凡此种种,只有在听课之后,校长才能有所思考,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才有可能进一步完善。2.校长走进课堂,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一个优秀的教师,必定在课堂上是一个成功者。校长要发现这些成功者,就只有走进教师的课堂。同时,只有在课堂上,校长才能更清楚地看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个性特点,从而有效地根据教师的特点调整工作岗位,达到教师队伍的优化组合。也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调整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向。四、发展学校特色1.形成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一所学校怕的是没有文化,更怕没有能够发现学校文化的校长。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形成一致,共同追求崇高的目标。一年来,刘校长为校园文化建设作出的努力有目共睹:他重新开放已经多年没有开启的图书室,完善了图书借阅管理制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上学期,刘校长支持我们政史教研组开展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演讲赛,他还亲自策划了“阳光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另外,在学校各处设置醒目的标语牌,强化校园文化氛围;对校园进行绿化,栽植各类花木,陶冶学生情操等等。通过以上诸多的努力,使我们学校的文化氛围愈加浓厚。2.通过宣传报道架起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农村学校位置偏,上级领导来得相对要少,信息相对闭塞。那么可以怎样找到一个方法来让社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