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总在下一课__自我剖析雷小英大凡做个教师的人,都曾体验过平行班的教学,尤其是对于思想品德等科目,由于课程特点,所教平行班很多,第一遍陌生,第二遍熟悉,第三遍无味,第四遍作呕.新课程的推进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新理念,反思我们的平行班教学,竟发现太多的环节值得总结和改进.一课前:差异是一种教学资源在平行班教学中,特别是在多个平行班的教学中,由于学生众多,教师精力有限,对学生的了解是很表层的,所以很难做到备学生,更难于备差异,相反,还有许多教师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消灭差异,采用划一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认识起点假想为零,单纯从教学者的视角,一厢情愿地准备学习过程,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呼唤差异性与多样性,在平行班教学中,学生的原有基础,班级的学习风格,班主任的管理作风都有较大的差异,如果教师把平行班教学看作是一种量上的积累,那么只能是,一方面,把自己的教学生命单一化,另一方面,也无视学生的情感交流,更谈不上对一群活生生的人的个性化关怀了.二课堂:动态是一种生成资源备课只是一种设想,正如演戏一样,等待着你的并不全在你的意料之中,课堂并不是一个完全的人工环境,由于时空,对象的差异,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在平行班教学中也必然充满着可变性,因此,把平行班教学看作是一种类似音像资料的重放,是一种目中无人的作法,这种形而上学的教育方法是不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真实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推进过程,它意味着师生之间是一种既有确定"教学目标"又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对话"的真实性,这些新资源不断生成,是平行班教学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我们能及时对这些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三课后:反思是一种整改资源下课铃声的响起,是否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结束?正如电影一样,教育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些遗憾常常来自于教学者的不断反思,课后教学反思,是一线老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它不但有利于教师总结经验教训,而且能催生和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因此,当我们走下讲台,必须给自己一个反思的时空,及时发现问题,在分析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时,寻找其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尝试性的行动方案,不断整改和完善我们的教案.更为重要的是,教育者在平行班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__反思__再实践,使自己的教学框架得到不断提升,真正实现从"教书匠"到"专家型教师"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