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11.21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诗词二字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语词,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它表示两种文学形式:一种“”是诗,它是从商周时代以来早已有了的韵文形式;一种是“”词,它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韵文形式。但是在宋以前人的观念中,诗词二字很少连用。偶然有连用的,也只能讲作诗”的文词。因为在当时,词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的名称。“”“”“”“”词字是一个古字的简体,原来是辤字,后来写作辭(辞)。所以,诗词“本来就是诗”“”“”辞。到了宋代,词成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的名称,于是诗词不等于诗辞了。诗是一种抒情言志的韵文形式,被谱入乐曲,可以配合音乐,用来歌唱,它就成为曲辞,或说歌辞,其实和现在的歌词是没有区别的。在当时,诗就是辞。不过从文学的观点定名,称之为诗;从音乐性的观点定名——就称之为曲辞或歌辞,简称为辞,例如楚地流行的歌辞楚辞就是如此。到了汉代,五言诗产生以后,诗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不能唱的文学形式,于是诗与歌辞分了家。“”从此以后,凡是能作曲歌唱的诗,题目下往往带一个辞“”字。这个辞字,晋宋以后,都简化用“”“”作词字,一直到唐代,凡一切凉州词、竹枝词、横江词,这一切词字,都只有歌词的意义而且是一个普通名词,并不表示它们是一种特有的文学形式。在晚唐五代,新兴了一种长短句的歌词,它们的句法和音节更能便于作曲,而与诗的形式渐渐地远了,当时把这一类的歌词称为曲子词。每一首曲子词都以曲调名为标题,例如《菩萨蛮》等。“”“从晚唐五代到北宋,这个词字还没有成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固有名词。晚唐牛峤《女冠子》云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类似的词字,也都是歌词的意思。北宋词家的集名,都不用词字。苏东“”坡的词集名为《东坡乐府》,周邦彦的词集名为《清真集》,没有一部词集称为某某词的。南宋初期,出现诗余这个名词,它指的是苏东坡、秦观、欧阳修的这些曲子词。无论乐府、长短句或近体乐府,这些名词都反映作者仍然把词作为诗的延伸和附属于诗的一种边缘文体。诗余这个名词,就明确地说明了当时把曲子词作为诗的剩余产物,试图把词从诗的领域中离析出来。不久后,当时的出版商编刊了六十家的诗余专集,“”绝大多数都改集名为词,例如《东坡乐府》改名为《东坡词》,《淮海居士长短句》改名为《淮海词》,《清真集》先改名为《清真诗余》,后又改名为“”《清真词》。从此以后,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的固有名称被确定下来。1“”.下列关于诗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现代人的文学常识中,诗词作为一个语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文学形式,这一观念至迟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了。B.诗是商周时代就已产生的文学样式,词是起源于唐、五代而全盛于宋代的文学样式,我们“”常把它们合称为诗词。C“”.虽然诗和词都采用了韵文的形式,但起初诗词这两个字很少连用,即使连用,也是用来“”指诗的文词。D“”“”.从字形演变的角度看,诗词本来等同于诗辞;由于宋代出现了新的文学样式,这两个词语就不再等同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是抒情言志的韵文,可以谱入乐曲,配合音乐歌唱,这时的诗就是曲辞或者说是歌辞,和现在的歌词是没有区别的。B.汉代时,五言诗成为一种无法演唱的歌辞,从此,凡能作曲歌唱的诗的题目下常常带有“辞”字“”,后来简用做词字。C“”.唐代时,所有的凉州词、竹枝词、横江词都是可以作曲歌唱的诗,这里的词是指具有歌词意义的一个普通名词。D.曲子词是一种长短句的歌词,句法和音节便于作曲,以曲调名作为标题。如《菩萨蛮》就“”是依菩萨蛮曲调填的歌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楚地民众中流行的歌辞,楚辞是从音乐性的观点来定名的。如果从文学的观点来定“”名的话,楚辞是可以称为楚诗的。B“”.北宋词家的集名,都不用词字,如苏东坡的词集名为《东坡乐府》,可见在当时的作者观念中,词只是诗的延伸和附属。C“”“”.南宋初期,开始用诗余指称苏东坡、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