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实验小学导学案二年级学科:数学课题克和千克(第六单元)课型准备课+展示课使用时间:年月日星期主备人:樊显花学科组员:李美娥韦向鸿林艳凤谭秀玲李湘黄小丹覃素芬兰克莲学科组长:黄庆杰三备人:[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下册课本第115-116页。【教学目标】,1.复习“克和千克”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得质量概念。2.复习“图形与变换”让学生正确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以及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重难点】。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好的质量单位的概念,能让学生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学内容提要(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时间教学操作流程教师教学储备(相关课外知识、课内知识、探讨的重点问题)学生学习事项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教导事项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预设点拨问题课前预习课内知识:“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教材在编排上力求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基础上,从具体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初一、导入新课同桌交流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计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计算题。请大家看题目。100+200=110-20=620+100=2000+50=1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外知识:克(符号g)和千克,(符号kg)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千克是唯一一个有国际单位制词头的基本单位,也是唯一一个仍然使用人工制品作定义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都用基础物理特性作定义,以便于在不同的实验室内复制)。二、明确目标观察、思考,全班齐读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板书)掌握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正确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三、小组学习+展示全班交流订正小组代表汇报。个别汇报。1.认识质量单位。师:同学们,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2.认识感知1千克。师: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始吧。预设:掂一掂:我感觉一袋洗衣粉和我的笔盒一样重;和我的水瓶一样重......点拨:是的,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这样的一袋绿豆、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重量约重1千克。3.出示一包盐。师:谁来掂一掂这包盐的重量约是多2少?预设:一千克;比一千克轻些,比一千克重些......点拨: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我们怎么知道是不是一千克呢,下面我们请盘秤来来验证。(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师: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同桌互相说一说)4.认识感知1克。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千克有多重,那1克有多重呢?(出示硬币)谁来掂一掂?预设:这枚硬币比1千克轻;非常轻;相差很远。师:对,所以平时我们在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作单位。4.克与千克的关系师: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一袋盐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3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1千克和1000克相等)1千克=1000克师:对,为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