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联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中国古代布衣是对平民的统称。诸葛亮在《出师表》为表明自己出身卑微,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那个时代里,布最有可能是指()A.毛纺织品B.麻纺织品C.丝纺织品D.棉纺织品2“……”.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3“”“.清朝初年曾命令无许片帆人海;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共同影响是:()A.妨碍海外市场开拓B.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D.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4.下列各项反映上层建筑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①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规模②政府屡申重农抑商政策③广大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④地主商人剥削来的钱多买田置地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5.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开始进入欧洲市场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A.引发了殖民扩张B.引起了价格革命C.引起了商业革命D.促进了工业革命发生6“.史学家帕尔默说:1500年左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颗门牙咬开了世界,大西洋开始迎来一个开”放的时代。下列对这句话认识正确的是()A“”.两颗门牙指的是英国、荷兰B.大西洋的开放使地中海沿岸的商业更加兴旺C.当时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发达D.大西洋的开放促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7“”.哥伦布大交换是生态史学的一种观点,是一场东西半球之间生物、人种、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下列有关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黑奴成为欧洲工业革命劳动力来源B.中国的丝绸瓷器开始传入欧洲大陆C.美洲的玉米、土豆丰富了世界的餐桌D.天主教信仰由美洲传入欧洲和亚洲8.1872年,科幻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正式发行,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发表该小说时,世界上已经出现的交通工具有()①蒸汽机车②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汽车③蒸汽轮船④飞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同治六年(1867)外国棉纱、棉布进口总值仅1376万两,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增长到5209万两(海关两),增长了近3倍。这反映了()A.扭转了中国贸易的入超局面B.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自然经济解体的加剧10.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B.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D.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11.下图反映的是我国1953-1985年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其中年均增长率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A.国民经济调整成效突出B.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推动D.工业化建设掀起高潮12.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若干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企业拥有了生产计划权、产品购销权、定价权、资金使用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劳动人事权等一系列生产经营自主权。其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确立市场定价,建立合理价格体系B.改革计划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C.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D.实行政企分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关键是改革所有制形式②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③改变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④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4.“”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开放行动是指()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5“”.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八大(年)八个报告中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