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低段学生的写话兴趣的策略》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一)、写作教学的现实不乐观。在新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目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或写作的素材与日常生活缺乏联系,写作没有内心的体验,自然也就不乐于表达,缺乏内心表达的需要。写作对学生来说也就失去了心灵意义和生命价值。学生对生活知识和常用词汇比较贫乏,语言的组织与表达存在一定的困难,缺乏语言的积累,缺乏对信息的搜集、组织与处理的能力。在表达的方式与表现形式上,比较单一。造成上述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写作不是孤立的一种学习,它依赖于大量的阅读、理解与积累与运用;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小学低段时写话能力没有培养好。(二)、小学低段教师不重视写话训练。提到作文,很多低段语文教师认为这是高年级的事,他们不注重写话训练。其实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写话、写日记就是初步的作文训练。这就是说,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决不只是高年级的事,也不是从三年级开始才进行训练,而是从一年级开始,按循序渐进的(顺序)原则,一步一步训练的。不是上陡楼梯,一开始作文要求就很高,达不到就埋怨学生,产生急躁情绪。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步发展的,主要经过说话、写话和习作三个过程,而且前一个过程是后一个过程的基础,它们之间每个过程是不可跨越的,对小学低段学生主要是写话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对学生以后写作能力巨大的影响。在小学低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说写的兴趣和基本能力,进行作文前的准备是当前素质教育非常必要的,他将为中段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对避免中段学生接触作文的生疏感而导致的害怕心理、以致影响学习效果等非常有用。(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学生对写话要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因此低年级强调“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乌申斯也明确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为了让学生能对写话充满兴趣,学好语文。我校根据语文修订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在低年级进行“激发小学低段学生的写话兴趣的策略”的实验课题。希望通过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的方法的研究,能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学新体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愉快的富有创造性的写话氛围,让学生欢欢喜喜地用手中的笔写下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以及想说的话用语言文字自由地表达出来。二、课题的界定:小学低段学生的写话主要指低年级的看图说话、写话、写日记,是学生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不论对于大人还是对于孩子而言,没有兴趣是很难专进去的,只有当有了兴趣以后,才会想方设法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策略一般是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三、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更新的写话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行为,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服务。2、通过研究,探求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使学生热爱写话,体验成功的快乐,顺利的过渡到三年级的习作。四、研究的途径与方法(一)发挥文本作用,给学生发展的空间1.立足课内文本,读中生趣,趣中求写新课程的每一篇课文都是那么浅显易懂,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那美妙动听的童话;生动活泼的儿歌、童谣;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