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宋明理学》教学反思VIP免费

《宋明理学》教学反思_第1页
1/2
《宋明理学》教学反思_第2页
2/2
《宋明理学》教学反思历史组黄艳英导入新课是否新颖,直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和兴趣,所以是一个教师课堂效率不可忽视的因素。今天我上了宋明理学,这节内容跟学生有距离感,学生普遍缺少相应的哲学知识的积累,人物多,概念多,内容枯燥。这节课下来其他环节我还比较满意,导课我觉得新意不够所以课后进行了反思,做了教学设计的改进:第一种思路:建议教师以引言部分的图片和文字内容为素材,首先问学生有没有到庐山旅游过,到庐山有没有去寻访过白鹿洞书院?如果有学生去过,请他简略介绍一下他游览的感受。如果没有,老师可作如下介绍:(1)书院。原指中国古代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之所。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唐玄宗开元年间的集贤殿书院,主要任务是校刊,收藏经籍,帮助皇帝了解经典史籍,并兼向皇帝举荐贤才和提些建议。私人书院始于唐初的张九宗书院。唐末至五代,战乱频生,学校废毁,学者多择名山胜水之地建立书院,作为研究学术和聚徒教授的场所,开创了私人大学之风。南宋书院大兴,教风活泼,学风开放,名师荟萃。原多为民办,后经朝廷干预,遂成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中心。元、明、清三代,书院仍盛,其重要内容之一,是为准备科举的场所。(2)白鹿洞书院。它是宋代“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坐落在庐山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南唐时,有人在庐山白鹿洞旧址建立学馆,旨在收授生徒以教,称“庐山国学”。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为南康军守,重修院宇,在此讲学,并奏请赐额及御书,陆九渊及明代王阳明等人都曾来此讲学。朱熹曾亲制学规,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此举行学术报告会和陆九渊在此进行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义、利问题讲学后,更使其名声享誉海内外。第二种方法:时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佛教和道教知识入手,让学生来介绍他们所了解的佛教和道教的知识,然后指出,在古代中国,有一种比佛教和道教传播范围广泛得多、影响要巨大得多的“宗教”,由此引入“儒教”。老师要指出“儒教”的“教”并非“宗教”,而是指“教化”,它虽然不是宗教,但在古代中国,却比任何宗教的影响都要巨大和深远,可以说它不仅渗入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血液中和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进行“三教合一”的教学时,要讲清概念,介绍“三教合一”的具体情况,让学生通过了解感性知识来形成理性认识。第三种方法:从人物入手,可布置预习作业,可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找二程、朱子、王阳明的资料,结合课本上的《历史纵横》和日本孔庙照片,请学生给同学们讲一讲朱熹或王阳明的生平事迹;朱熹或王阳明的小故事;朱熹的主要思想和治学精神;朱熹思想对世界的影响。也可以开设《我看朱子》或《我所了解的王阳明》的历史小讲座,或布置写一篇有关的历史小论文,老师可给几个论题给学生作参考,如《宋明理学对中国人民族品格的影响》、《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同和异》《宋明理学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的影响》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宋明理学》教学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