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典管理理论的基本思路学习经典管理理论的基本思路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什么?理论提出者有什么特点?理论提出者遵循了什么样的分析思路?提出者采取了何种解决办法?这种解决办法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值得改进的问题?这种理论在今天的利用价值如何?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古典理论是古典的,然而也是现代的,古典管理的精华永存。——主讲教师的话本节点睛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奇Croce)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武德Collingwood)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第二节管理理论形成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发展第四节现代管理理论丛林(公元前5000年-19世纪末)(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1930年-1945年)(1945年-现在)一、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三者之间关系第一节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第一节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认识见解原理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假设管理活动或实践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人类进行人类进行的管理实践大约已的管理实践大约已超过超过60006000年的历年的历史,埃及金字塔、史,埃及金字塔、巴比伦古城、我国巴比伦古城、我国的万里长城等都是的万里长城等都是历史上伟大的管理历史上伟大的管理实践。实践。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古罗马帝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管理相结合罗马天主教会:按地理区域划分基层组织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商家思想-《孙子兵法》(1)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民本2)中庸(适度)3)人和4)义利观5)教育观6)顺道7)守信8)利器9)求实10)对策11)节俭12)法治儒家思想+西方管理=现代企业文化(亚洲)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广为流传(2)道家思想无为而治道家管理思想核心以弱胜强1)“哀者胜”——前提2)“以正治国”——基础3)“后动制敌”——实施途径善下的用人思想“知人者智”警世录(3)墨家思想“富民治国”——管理目标“兼相爱”——博爱“交相利”——利人利己“尚贤”——用人之道“尚同”——政令统一的行政管理“节用”——消费原则警世录(4)法家思想“以法治国”——行政管理“富国以农”——经济管理“用人唯贤”——人事管理代表人物——李悝、吴起、商鞅、韩非警世录(5)商家思想时期——先秦代表人物——子贡、陶朱公、白圭主张——重市场预测、商业经营策略、商业经营素质。警世录(6)《孙子兵法》五事(事务成败):道——道义;天——天时;地——地利;将——人才;法——管理五德(领导素质):智、信、仁、勇、严谋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陈茂榜:道——经营目标;天——机会;地——市场;将——人才;法——组织管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四大名著的管理借鉴《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返回四大名著三国红楼水浒西游记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近代管理思想的锥形——威尼斯兵工厂(1)管理分工(2)流水作业(3)部件储存(4)装备线生产(5)成本会计制度等马基雅维利的管理四原则:A、群众认可。B、内聚力。C、领导方法。D、生存意志。(1469—1527,意大利),著《君主论》,论述了管理四原则: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1.亚当·斯密(1732~1790)(英)《国富论》(1776),提出“劳动分工”学说★组织和社会能从劳动分工中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工人的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变换工种浪费的时间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今天普及的工作专业化得益于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亚当.斯密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二、早期的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2.罗伯特·欧文(1771~1858)(英)★认为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提高生产率,使工厂获取更多的利润★认为工人不是机器而是人★主张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