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心理活动的差异性许炯一、需要(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一节心理倾向的差异(二)需要的分类•按需要的起源分–自然需要–社会需要•按根据需要的内容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认为,人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优势出现的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即所谓的需要层次。2、人的需要由五个层次构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都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的层次结构•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只有满足低级需要的基础上,才出现高级需要。在进化过程中,高级需要出现得更晚。•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并非是对立的,低级需要部分满足可产生高级需要。有些人可以放弃低级需要而追求高级需要。二、动机“在这个世界上,成功人的比例大概占百分之三,一般人占了百分之九十七。到底为什么有人会成功、成为这百分之三的人,有人会一辈子成为普通人,他成为百分之九十七?这两者的差别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呢?”“在过去十七年当中,我拜访了一百位世界第一名,他们从奥运金牌,从世界首富,从畅销书作者,到国家的元首、总理等等。从他们身上,我发现这百分之三的人,他们有一个跟一般人最大最大的差别。”——他们有强烈的动机!(一)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目标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对概念的理解:动机不是活动,而是动力;动机是中介变量。•动机产生依赖的因素:内部的驱动力(需要);外部的刺激(诱因)(二)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三)动机强度对活动效率的影响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四)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根据满足何种需要而分)•交往动机:交往动机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往来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动机。•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指个人在从事某种重要的活动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权力性动机:影响和支配别人的欲望2、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在外在压力与要求的作用下产生的动机。如为奖励而学习内在动机:主要由个体的内在需求引起的动机。如为求知而学习3、近景性动机(情景动机)与远景性动机(人格动机)4、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五)动机理论1、本能理论•詹姆斯:–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有生物本能和社会本能。如“爱、同情”。•其他代表观点–1、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2、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有18种本能。(逃避、拒绝、好奇心、自卑等)。印刻效应•印刻:指刚获得生命不久的小动物追逐它们最初看到的能活动的生物,并对其产生依恋之情的现象。•1910年,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随在它第一眼见到的自己的母亲后面。但是,如果它第一眼见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如一只狗、一只猫或者一只玩具鹅,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只小鹅形成了某个物体的跟随反应后,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对其他物体的跟随反应了。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对印刻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小鸭子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种剌激或对象(母鸡、人或电动玩具),会印入到它的感觉之中,使它对这种最先印入的剌激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印刻的产生有时间性,一般说来,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印刻”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3-7周。错过这个时间就不会产生印刻现象,心理学家把这个时间称为关键期。•研究发现,幼小动物发生印刻的对象,是她出生后第一个看见的大的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