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平阳一中高三历史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D“”.相地而衰征2.西周初期,诸侯国国君的义务不包括()A.纳租B.保卫周王室C.服从周王的命令D.纳贡3."春秋无义战"是就春秋时期争霸战争性质而言的,正确理解是奴隶主()A.要结束周王朝的统治B.要结束分封制实现统一C.要促进民族融合D.要掠夺土地和人口4.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A.重农抑商B.统一度量衡C.迁都咸阳D.按军功授爵5“.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D.商品经济的发达6.“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A.印刷术B.造纸术C.古典文化D.儒家学说7.铁器传入珠江流域和西域的时间是()A.战国和秦朝B.战国和西汉C.秦朝和西汉D.秦朝和东汉8.下列对西汉编户齐民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拥有正式户籍②具有独立身份③承担国家赋役④可以纳绢纳布代役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纸中心包括()①洛阳②长安③扬州④成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南北朝时期,民歌大为盛行。南方民歌缠绵婉转,北方民歌慷慨激昂。其中,南方民歌的代表作是()A.《采桑度》B.《敕勒歌》C.《木兰辞》D.《蒿里行》11.隋炀帝时,客观上改善了北方交通状况的史实是()A.修筑驰道B.开通运河C.最早开通江淮的江河D.修筑驰道和开通运河12.右图是武则天陵墓前有名的无字碑,若要书写她当政期间的政绩,不包括()A.创立"自荐求官"制度B.发展科举,首创殿试制度C.完善三省六部制度D.任用庶人,抑制门阀士族1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4.《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唐政府限制城市商业的发展B.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C.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D.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15.少数民族的首领中,接受封建文化,大力推行科举制的是()A.耶律阿保机B.耶律德光C.元昊D.完颜阿骨打16.以下三幅地图的阴影部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少数民族在不同时期的统治区域,该民族是()A.契丹B.蒙古C.满族D.维吾尔1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老子曾言“为无为,则无不治”,意思是说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做不到、办不好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思想B.不利于社会的发展C.实际包含了一种社会和谐的成份,有积极意义D.是一种主张社会倒退的思想1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B.东汉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C.唐朝僧一行创制了简仪并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D.北宋沈括编制的《授时历》,一年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19.下列体现社会转型时期的明清小说中,通过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变化,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发展趋势,且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是()20.近年在汉堡发现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泽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理解不准确的是()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C“”.该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