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42008-05-04手足口病的防治手足口病的防治合肥市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妇幼保健所2008-05-042008-05-04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人肠道病毒传播特点•肠道病毒EV71感染的简介•手足口病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防控2008-05-042008-05-04•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EV71等人类肠道病毒的种类人类肠道病毒的种类2008-05-042008-05-04人肠道病毒传播方式人肠道病毒传播方式>>粪粪--口途径传播口途径传播::唾液与粪便唾液与粪便>>呼吸道传播呼吸道传播::空气飞沫空气飞沫>>接触传播接触传播一般人肠道病毒在呼吸道飞沫中可存留约一至三周,而经胃肠道的粪便排泄可达到二至三个月以上。2008-05-042008-05-04造成人肠道病毒感染与流行的因素造成人肠道病毒感染与流行的因素宿主因素:营养、卫生、抵抗力宿主因素:营养、卫生、抵抗力病毒的种类病毒的种类侵入易感个体的人肠道病毒量侵入易感个体的人肠道病毒量病毒的毒性强弱病毒的毒性强弱整个族群里含有抗体的个体(群体免疫)整个族群里含有抗体的个体(群体免疫)少数研究:特定少数研究:特定HLAHLA基因较易出现肢体麻痹症候群基因较易出现肢体麻痹症候群有些研究:新生儿与婴儿易遭受严重的柯萨奇有些研究:新生儿与婴儿易遭受严重的柯萨奇BB型型和和ECHOECHO病毒感染病毒感染2008-05-042008-05-04•隐性感染多见,很少引起腹泻,婴幼儿、免疫力低下的成人易感。•病毒在机体肠道中增殖,很少引起肠道症状,是以消化道为原发灶的全身感染。•不同人肠道病毒可引起相同症状,同一种人肠道病毒可引起不同临床表现。•感染过程中形成病毒血症。致病特点2008-05-042008-05-04人肠道病毒病例死亡时间人肠道病毒病例死亡时间死死亡亡机机率率心衰竭心衰竭早期死亡早期死亡1414>28>28天天神经系统损伤神经系统损伤脑死亡脑死亡及及中枢衰竭中枢衰竭112233445566呼吸衰竭呼吸衰竭晚期死亡晚期死亡2008-05-042008-05-04肠道病毒肠道病毒EV71EV71•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的最新病毒分类,将人肠道病毒分为A、B、C、D和新肠道病毒(未分型)五类。•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新肠道病毒的具体血清型被重新归类,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被归为人肠道病毒A型。•根据病毒衣壳蛋白VP1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可将EV71分为A、B、C3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B5以及C1和C2亚型。2008-05-042008-05-04肠道病毒肠道病毒EV71EV71•正20面体、直径30nm、含內一条单股RNA。•不耐强碱、、56C以上高温失去活性•紫外线可降低活性•甲醛、含氯漂白水等化学物质可抑制活性•没有脂质胞膜,故亲脂性消毒剂如酒精对其无用2008-05-042008-05-04•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手足口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的病原体主要为COXA16;•1969年EV71首次从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婴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来。此后两种病毒感染交替出现.•我国于1981年在上海首次报道此病.•1983年天津发生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7000余病例.1986年再次暴发.1995年武汉病毒所分离出EV71,1998年深圳防疫站分离出EV71.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2008-05-042008-05-04亚太地区亚太地区•1997马来西亚,2628例发病,39例急性脊髓灰质炎样麻痹或无菌性脑膜炎,死亡30多例;•1998年台湾,129106例,40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8例死亡,死亡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肺水肿和出血;2000年,80677人感染,291例重症感染者,41人死亡,2001年,389例重症感染,55人死亡。•1999年澳大利亚佩思,六个月记录6000例,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9例,包括脑干脑炎、急性松弛性瘫痪、肺水肿。•2000~2003年,EV71继续在亚太地区流行,如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越南以及我国深圳地区,2000年新加坡3790病例,死亡5人;2003年,越南,26名幼儿死亡。•2007年山东,39606例,死亡14例,分离病毒中80%为EV71。2008-05-042008-05-04肠道病毒EV71感染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