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所致QTc间期延长、TdP和心源性猝死广安市精神病院广安市精神病院陈刚陈刚一、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频率节律变化心室波群变化心脏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异位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心室低电压QT间延长心室肥厚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通过心肌传导系统产生心由窦房结发出的冲动,通过心肌传导系统产生心肌自律细胞和收缩细胞除极化和复极化的连续过程,肌自律细胞和收缩细胞除极化和复极化的连续过程,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用体表电极记录下来,就成引起一系列的电位改变,用体表电极记录下来,就成为心电图。为心电图。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波形正常心电图波形PP波表示心房除极化波表示心房除极化QRSQRS综合波表示心室的除极化综合波表示心室的除极化TT和和UU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波由心室复极化形成S-ANS-ANA-VNA-VNQTQT间期、间期、QTcQTc间期的概念与意义间期的概念与意义QTQT间期是指从间期是指从QRSQRS波群开始至波群开始至TT波结束的时间,反映心室肌从天始除极至复波结束的时间,反映心室肌从天始除极至复的时间。的时间。QTQT间期长短与心率快慢密切相关,心率越快,间期长短与心率快慢密切相关,心率越快,QTQT间期间期越短,反之越长。心率在越短,反之越长。心率在60—10060—100次次//分时,分时,QTQT间期的间期的正常范围应为正常范围应为320-440320-440毫秒。毫秒。QTc间期.是反应心肌细胞复极过程的指标,QTc间期延长被认为与多源性室性期外收缩和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有关,可引起晕厥、心脏停搏和室颤性猝死。QTc=QTc/√R-R意思是RR间期为l秒(心率60次/分)时的QT间期。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很大,所以常用校正QT间期即QTc间期.二、二、QTQT间期、间期、QTcQTc间期的概念与意义间期的概念与意义•QTcQTc间期延长达到男间期延长达到男450450毫秒、女毫秒、女470470毫秒。毫秒。•QTcQTc间期延长相对基线增加间期延长相对基线增加6060毫秒。毫秒。QTcQTc正常值及异常标准正常值及异常标准QTcQTc长度通常在长度通常在400ms400ms左右左右,,低于低于440ms440ms被认为被认为是正常的。是正常的。QTc500QTc500毫秒作为分界值。毫秒作为分界值。•心室除极是钠离子选择性通过钠通道快速内流的结果,三环抗抑郁药(TCAs)可阻断钠通道,使除极减慢,QRS波增宽,进而QTc延长。•心室复极涉及钙、钠和一些钾通道,钾通道Ikr在药物所致的QTc中起关键作用。三、抗精神病药物致QT延长的机理及相关危险因素•QT延长与抑制钾离子从胞内流向胞外相关。•抗精神病药物的奎尼丁样作用(QT间期延长、ST段压低、T波改变和高大U波)。•药物所致心肌损伤。机理相关危险因素•电解质失衡(低血钾、低血镁)。•合并有其他心脏病(引发的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其他药物: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H1受体阻断剂。诱发因素•情绪过份激动。•躯体过份劳累(包括保护性约束,英国皇家精神病学家,1997)。四、QTc间期延长与TdP和心源性猝死QTc间期延长TdP室颤心源性猝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QTc间期延长为什么会引起TdP?折返激动机制: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药物延缓了心室的复极,心室肌复极速度不均一、传导速度不同,易形成单向阻滞,产生多发性折返而引起TdP的发作。正常心肌单向传导阻滞折返形成TdPTdP即尖端扭转型室速是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特殊类型即尖端扭转型室速是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特殊类型,,发发生与生与QTQT间期的延长有关,因发作时间期的延长有关,因发作时EKGEKG表现为一系列增宽的表现为一系列增宽的QRSQRS波群,其振幅与波峰呈周期性改变波群,其振幅与波峰呈周期性改变,,宛如围绕等电线连续扭转宛如围绕等电线连续扭转而得名。心室率为而得名。心室率为160160~~280280次次//分,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分,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1010余余秒秒,,发作可自行终止发作可自行终止,,但呈反复发作的特点但呈反复发作的特点,,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演变为心室颤动将演变为心室颤动,,以致猝死。以致猝死。TdP临床特点TdP→室颤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