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手术室针刺伤VIP免费

手术室针刺伤_第1页
1/11
手术室针刺伤_第2页
2/11
手术室针刺伤_第3页
3/11
手术室针刺伤手术室针刺伤概述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近年来,随着人们职业防护意识的加强,针刺伤作为一种因职业暴露而引起的职业损伤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职业防护意识的加强,针刺伤作为一种因职业暴露而引起的职业损伤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危害4.经济危害3.心理危害2.身体危害1.危害危害身体危害身体危害1981年Mc—cormick等首次报道针刺伤对医护人员的危害以来,国际上展开了大量相关研究并证实:护士是医院中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据报道,有2O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传染,8O%以上的临床护士都有被针刺伤的经历。疾病乙肝HBV丙肝HCV艾滋病HIV感染率6%~3O%1.2%~10%0.2%~0.5%文献报道针刺伤HBV、HCV、HIV感染率医务人员在受到针刺伤后承受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和心理压力,有时还会带来工作行为的改变,尤其是在被带HIV的针头刺伤。根据美国医院管理机构报道,1例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后终身约需100万美元用于检查、治疗、弥补因病不能工作的损失和作为丧失工作能力的赔偿,即使没有感染,每例针刺伤后相关检查及治疗花费也需51~3766美元。血源性传播疾病存在着从患者到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到患者的双向传播途径。心理危害心理危害经济危害经济危害社会危害社会危害针头来源针刺后是否采取措施是否接种疫苗针头类型刺伤时是否戴手套针头口径粗细刺伤时是否注入血液针刺后感染是否相关因素针刺后感染是否相关因素认知认知因素因素对针刺伤危害,发生率缺乏认识,防范意识不强。设施设施因素因素设施简陋,无一次性处理用物等;护目镜等防护工具不方便使用。操作操作因素因素操作不规范,工作粗心,实习生等操作不熟练负荷负荷因素因素工作量大,或者休息时间不够等针刺伤原因预防针刺伤积极组织学习针刺伤相关知识,加强防范意识:内容: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等。本科室的针刺伤情况,包括发生率,发生环节等形式:案例学习,情景体验和视频学习等,可讲授也可观看。人员:全科室人员。注意学习的效果评估及反馈。新入科室者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规范操作,提高技能,提高熟悉度:对实习生及进修生等严格要求,熟悉环境,清楚用物处理,熟悉操作和规范操作。对本院人员,定期抽查其操作的规范性,改变不良的习惯。所有操作都要具体到动作。规范物品使用:如手术中建立过渡区,传递中顿面向接物者。规范锐器使用,传递,使用后的处理。改善设施:医院必须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回收盒。建立完善的针刺伤处理制度:医院应成立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订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制定使用锐器时安全操作的守则。预防针刺伤新加坡某医院对护士意外被针刺伤管理条例规定严格的处理程序:(1)现场处理:立即脱去手套,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不断挤出血液,同时在流水下不断冲洗伤口。然后用3碘伏消毒浸泡3min,待干燥后再贴上无菌敷贴;(2)报告护士长或感染控制护士;(3)抽血检验:到指定地点抽血,填写意外伤害报告“AccidentReport”;(4)备案:将检验结果填入“意外受伤报告”.并报医院感染控制部门(5)治疗:如被刺护士和病人血检报告呈阴性,护士应在三个月后再次复查;如果病人血检报告是乙肝阳性,则被针刺护士立即注射高效免疫球蛋白,并接受其它的预防措施。ThanksThanks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手术室针刺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