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241医护一体化查房重症医学科12/26/242医护一体化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加剧、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释放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如今,患者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评价,已经不仅限于医护人员的个人水平,而更倾向于全方位、全流程对医院提出质量要求。重症医学科是个特殊的科室,普遍倾向于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所以我们需要采取特殊的体制来进行管理,以达到更全面的护理和治疗。12/26/243概念医护一体化:是指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团队,以医护小组的形式为病人提供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责任制整体医疗护理服务12/26/244医护一体化的效果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加强了医护人员工作中的配合。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加强了医护人员工作中的配合。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使病区对患者的管理趋于科学化,规范化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重建了医护患三位一体的崭新格局。12/26/245医护一体化查房流程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晨会交班责任护士、组长、管床医生、主治医生共同参与床边交班、体查、问诊责任护士介绍患者一般情况,治疗落实情况、护理情况,管床医生介绍患者的检查报告情况、体查阳性体征、突出重点问题,由上级医生进行补充,护理组长做好查房记录责任护士介绍患者一般情况,治疗落实情况、护理情况,管床医生介绍患者的检查报告情况、体查阳性体征、突出重点问题,由上级医生进行补充,护理组长做好查房记录12/26/246内容病史汇报相关知识,床边查体护理诊断.措施病案讨论研究新进展12/26/247医护查房案例许力庭,男,5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息5年,再发加重3天。患者于5年前多于受凉或天气转冷时出现咳嗽,咳痰并喘息。多次住院治疗,好转出院。3天前上述症状再发,阵发咳嗽,咳少量白痰,伴喘息呼吸困难。无胸痛咳血发热症状。在当地医院治疗3天(具体治疗不详),症状无好转且呼吸困难加重转入我院。12/26/248查体查体:体温:36.7℃脉搏:110次/分呼吸:27次/分,血压100/64mmHg心电图:窦性心律,T波低平,ST略有改变。血气分析:PH7.47,PaO280mmHg神志模糊,慢性病容,表情淡漠,平车推入病房。查体不合作。皮肤粘膜色泽紫绀,皮肤湿润,肺部呼吸运动度对称,肋间隙增宽,无胸膜摩擦感,无皮下捻发感,左肺叩诊过清音,左肺下界位于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右肺叩诊过清音,右肺下界位于肺肝界右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下角线第10肋间,肺底移动度右侧7cm,左侧7cm。左肺呼吸音弱,右肺呼吸音弱,左肺哮鸣音,右肺哮鸣音。既往有吸烟史30余年,每天30支左右。12/26/249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气体交换受损体温升高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活动无耐力营养失调12/26/2410护理评估1、病史(1)详细询问病人起病时间、主要症状及特点,有无诱因,加重或缓解的相关因素。(2)咳痰的量、性质、颜色、粘稠度、气味等。(3)询问病人有无即往史、患病史。(4)有无焦虑、悲观、沮丧等心理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26/24112、身体评估(1)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型态,热型。(2)精神意识状况(3)营养状况(4)皮肤和粘膜(5)胸部检查护理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26/2412诊断要点•慢支病史肺气肿的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COPD的诊断诊断金标准诊断金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26/2413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2、清理呼吸道无效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4、焦虑5、睡眠形态的紊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26/24141.环境和体位室内环境安静、舒适,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冬季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戒烟。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并及时更换体位,常取半卧位,借助重力作用使隔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改善呼吸困难。护理措施—气体交换受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26/24152.病情观察观察病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程度,全身症状。3.呼吸肌功能锻炼1)腹式呼吸法:2)缩唇呼气法:护理措施—气体交换受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26/24164.用药护理5.给予氧疗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流量1~2L/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