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第11卷第11期2009年11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OFTCMVol.11No.11Nov.,2009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而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内科保守治疗,如使用一些扩展血管的药物,增加冠状动脉的供血等。近年来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心脏搭桥术(CABG)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接受PTCA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即达60万人[1]。然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PCI)术后冠脉再狭窄发生率高达20%~40%[2-3],尽管现代医学从药物应用如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阿昔单抗、氯吡格雷干预,药物洗脱支架(雷帕霉素)的采用,以及介入治疗时使用远端保护钢丝或血栓抽吸旋切导管等,为防治术后再狭窄有一定进展,但仍不理想,有些远期效应尚不得而知使其临床治疗受到限制。如何有地效地防治PCI术后再狭窄是目前冠心病治疗的难点和热点。而中药对PCI术后再狭窄的防治日益显示出优势,其可作用于再狭窄(RS)多个病理环节,本文主要从中药对TLR-4的影响探讨中药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1炎症反应与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新近研究表明CABG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RS)或闭塞主要是血管内膜炎症和脂质沉积相互作用促进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病变发生和进展,并激活生长因子表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反应性增生、迁移以及细胞外基质(ECM)过度合成沉积所致[4]。由于术中血管内膜的损伤及术后支架对血管壁的持续刺激,激活单核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及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多种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促进再狭窄的形成。Virmani等[5]观察到在支架植入3天内就有炎症细胞浸润,支架附近的慢性炎症与新生血管、新生内膜的增长密切相关,再狭窄病变中新生内膜富含SMCs、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大量微血管成分。可见炎症反应是PCI术后的必然结果,当炎症反应过强、持续或反复发生,便会导致再狭窄。2TLR-4与炎症反应TLRs家族属于Toll/IL-1受体(TLR)超家族,目前发现的具有TLR表达能力的细胞有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6],不同的TLR分子识别不同的PAMP,其配体几乎涵盖了人类所能遇到的所有病原体及其产物,构成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对机体免疫,特别是感染免疫具有重要意义,它的活化是病原微生物及其内、外毒素诱导炎症发生的关键。目前研究发现的TLRs有13个,其中人类TLRs有11种。TLR-4是最早发现、研究最深的TLRs。TLR-4表达于所有的细胞系,广泛分布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心肌细胞、表皮微血管细胞等。研究表明胰岛内分泌细胞中也有TLR-4的表达[7]。运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序列标记位点库技术(abEST)分析,对已克隆出的人TLR分子进行定位,其中TLR-4位于9q32-33,且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外周血白细胞及脾脏中,在内皮细胞TLR-4呈高表达。其配体主要是细菌脂多糖(1ipopolysaccharide,LPS)[8]。作为LPS作用的优先受体,TLR4参与LPS介导的细胞激活及损伤。Pasterkamp等[9]观察到,微修饰的低密度BLP及其氧化的磷脂能够激活TLR4,从而上调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在内的许多趋化因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从中药对TLR-4的影响探讨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防治唐虹,李胜涛,余昕,吕品(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摘要: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亦是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而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PCI)术后冠脉再狭窄发生率高达20%~40%。有研究证实,炎症反应是PCI术后再狭窄的关键;而TLR-4是连接炎症反应与PCI术后再狭窄的桥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中医从多角度出发在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键词: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中药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2X(2009)11-0042-03Fromth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InfluenceInitiallySearchesCoronaryDiseasePCITechniqueAfterTLR-4theNarrowPreventionTANGHong,LISheng-tao,YUXin,LUPin(ChengduUniversity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