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人类学学习心得体会工商人类学心得体会经过一个学期工商人类学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感谢田广教授这一个学期的辛苦地教学。田老师通过采用小班教学的模式,与我们面对面交流,能准确抓住我们的盲点与不解,及时地给我们解决疑问,让我们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我们去学习。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有关工商人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工商人类学,作为应用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兴起于西方管理学研究众多优秀的质性研究方法,且目前是中国管理学界所忽视的重要内容。社会科学类的中国报纸报道了工商人类学为人类学家扩大了研究领域范围,中国的学者开始意识到人类学在商业的应用的潜能。周大明博士是第一批中国的人类学教授之一,他承认工商人类学在中国将会需求很大,因为中国的社会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成一个工业化和商业化社会。在田广教授的影响下,周博士意识到工商人类学的潜能并同意了在中山大学主持在中国的首次有关工商人类学的国际会议。与此同时,中亚民族大学和人民大学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一个有关工商人类学的会议;中国的主流公共媒体都报道了这些会议。汕头大学商学院以“功在商道,心达寰宇”作为学院的座右铭,致力于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战略发展,聚焦于西方发达国家商学院的教育实践中的课程介绍和教学材料。汕头大学商学院的领导层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把工商人类学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提供给高年级的本科生。在设计工商人类学的课程时,我们设立了5个期望的学习成果。第一个期望的学习成果是让他们知道和了解工商人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近年来的发展,和把这些已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到工业和商业管理的实践中去。第二个期望的学习成果是去发现和理解实际生活中工业和商业方面那些可以运用人类学的原则和研究方法来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提出可操作的建议给这些管理。第三个期望的学习成果是通过对具体第1页共3页领域的观察调查,确定和应用相关的人类学技术去解决实际的问题。第四个期望的学习成果是发现和研究那些影响公司结构和具体商业营运的文化因素,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法给公司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经营。第五个期望的学习成果是理解国际工业和商业联盟中的文化差异,以及在实践中熟练地运用和避免这些文化差异。商业世界对于未来的领袖精英的要求是复杂的,所以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集,联合和共同渗透在这门学科里是一个显性的潮流。学习了工商人类学之后,我有了如下体会:一、重视对民族志等定性研究方法的应用纵观当前在中国管理学学术研究中,量化建模和计量检验等定量研究方法所占篇幅过度偏重。对计量模型、统计计算的推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缺乏实质内容和知识创新的论文中,定量分析方法成了能发表论文的救命稻草,也成为了一些缺乏真知灼见的学术期刊畏惧非议的不二选择。我主要谈谈民族志的质性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手段包括现象学学问以及三种经典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民族志和关键事件法等等。民族志是建立在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果。同时,由于民族志方法主要是一种研究人的行为,来了解人类的行为特点的人类学研究方法,这正符合了当今商业世界迫切要求了解消费者行为的需求,所以其商业需求正在被慢慢认可,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质性研究认为研究过程就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互动过程。中国的管理学界在吸收接受西方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要不断地在其中加入中国的要素,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及其方法论。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为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文基础,因此在管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更多地强调中国特色,而这种特色是难以用数量分析的实证研究所能予以突出的,因此加强管理科学研究中的第2页共3页非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应用,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的有效途径之一。二、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田老师的课上,我们不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