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了学习兴趣,那就会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苦役,也就不可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效果差,成绩不理想,所以从学生新入学起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边谈一点自己不太成熟的观点,不妥之处希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一、做学生的忠实朋友今年我担任的学科是一年级数学,这班学生属城乡结合。刚入学那一段时间,夸张的说他们简直是“水火不容”——回民孩子和汉民孩子不和,农村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不和。虽然我不是班主任,但这种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针对此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谈心,做游戏,有时还花两三块钱给孩子买糖果,逗他们开心,消除他们对老师的恐惧,消除了孩子之间的摩擦。一周、两周......没到一个月,他们也玩到一块儿了,也敢跟我说心里话了。记得又一次,我们班马佳颖跑来对我说:“老师,我妈不让和张艳艳坐了,因为他是永丰的,她臭的很。”“永丰的咋了?”我生气的说:(永丰村全是农村孩子)针对这事,我专门家访了一次,家访时我才知道张艳艳是个留守儿童,常和爷爷奶奶生活,洗澡也挺困难的。我虽做了一件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但孩子和我亲近了很多。其次,课堂上要多和学生互动,让学生认为你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师,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愿意听你讲课。如找一些比较活的题,让学生做,学生容易出错,你幽默提醒会使他们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样也能培养兴趣。说实话,没有人从心底里愿意学那么难的东西。二、妙用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得好,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一年级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初级阶段。上学期刚接上这个班时,课堂上总有跟我不配合的现象,以前出现这种情况我总说“××同学,请认真听讲”,“××同学,请坐好”等方式提醒他们注意,可效果总不理想。近段时间我多用一些平易近人的语言,如“你真乖”、“你真聪明”、“你真是个小美女”、“××小朋友你讲得真好”等。除此之外,我还用一些肢体语言,如学生上课说的精彩时可以给他用手机照张相或录一下音,和老师拥抱等。在这方面,本学期我受益匪浅。三、教师活用教材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的学习内容较之其他学科抽象、枯燥、无味,教法也有点单一。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活用教材。在教学“两位数加减法”时我编唱儿歌:个位、十位好朋友,个位加个位,满十就向十位进一;个位减个位,不够就向十位借,十位退一作十给个位。使学生加深记忆加法进位,减法退位的方法。有如,我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学生的计算方法很多,我让学生通过竞赛形式比较出用“破十法”计算较快。我让学生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编唱儿歌:减9加1,减8加2,减7加3,减6加4,减5加5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口算速度。四、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题意。如我在教学“15个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已经捉住了4个小朋友,还有几个小朋友没有捉住”这道题时,无论我怎样举例,我们班还是有5名学生不理解算式15-1-4的题意,(为什么减1,)这时我想不如带他们也做这个游戏,看他们能否理解。我选了15名学生,我说我看着你们玩捉迷藏吧,他们先选了一名同学把眼睛给蒙住,然后开始捉,他们玩得可开心了。游戏做完之后我问那5名同学,为什么减1,他们一口同声的说:“先把捉人的除外。”最后无论我怎样变换题型他们都能“对付”因为他们理解了题意。我想学生亲身经历比你讲无数遍的效果要好。五、在比赛中增长信心,培养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且爱表现自己,课本就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一年级上册中第13页“谁摸得高,谁摆得高”,第113页“用相同的时间,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一年级下册中第26页“夺红旗”等游戏都适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当然,教师在组织比赛时,除了同桌比,小组比,男女比之外还可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