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设计理念:以读为本,整体设计。将学生的理解和体会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凭借语言文字,理解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辅以情境创设,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真切地感受人物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斩钉截铁”、“壮士”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紧扣“壮”字,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体会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英勇战斗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的献身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外收集抗日战争的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在祖国名山大川中,有一个地方,或许不是最巍峨雄壮的,也不是最秀丽迷人的,但她却铭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他就是河北省易县的狼牙山)板书:狼牙山(70年前的1941年9月25日,就在狼牙山的顶峰上,五位八路军战士同数千敌人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板书:五壮士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五位抗日英雄。一起呼喊这个英雄的名称吧。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题目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词,我们把它叫做题眼,这里的题眼是什么?——“壮”。(标注重点号)找的真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2)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看看能不能读出“壮”字是什么意思。开始吧。2、学生自读文。有人说,会读书的人能把文章读到脸上,我发现很多同学读着读着,脸上的表情就激动起来。这说明你们很会读书。来,老师来检查检查。3、检查词语的读音。这些生字词认识吗,谁来读?(出示课件)日寇崎岖雹子绷拧开露出晋察冀棋盘陀“绷”读错了。再读。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晋察冀指山西、察哈尔、河北的简称。谁还想读。注意“绷”“拧”“露”的读音。字正腔圆。像他这样,我们一起读。4、围绕这五壮士,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五部分内容。请同学们看看课后的第二题,已经告诉了我们事情的起因和结果。起因是——接受任务接受什么任务?(生答)结果是——跳下悬崖哪些段落写了这部分内容(生答:6、7、8、9)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中间这三部分分别写了什么,也象这样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出来。同学们学习的效率很高,这么快就找到了。谁来汇报。(1)学生自由说。(2)教师引导点拨。第二部分:引敌上山、诱敌上山第三部分:引上绝路、走上绝路(是让敌人走上绝路,还是自己走向绝路,是呀,“引”字很重要。)第四部分:顶峰杀敌、英勇杀敌看,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看来,列小标题是概括课文内容的好方法。三、初识“壮士”,感悟写法。(12)1、理清了课文层次,现在让我们走近“五壮士”,读懂这个“壮”字。课文哪个地方集中描写了这五位壮士?——第二自然段。请你们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位壮士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读文。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一定有很多收获要和大家分享,谁先说。2、学生反馈。你对哪位壮士印象深刻?预设:(1)班长马宝玉:◇马宝玉。深刻在哪里?(沉着)从哪里看出来的?◇“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消灭更多敌人。(班长很富有战斗经验,指挥是那么的沉着。)读出你的体会。谁能比他读得好。有大将风度。面对疯狂的敌人,他没有丝毫的慌乱,从容应对,你就是班长,来,给我们下命令吧。你会说什么。预设:你说,同志们,不要浪费一颗子弹……请你,打,给我狠狠地打……你来,打得好,打得更狠一点。……课文没有写出班长的语言,但我们好像听到了班长那坚定的声音。齐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2)副班长葛振林: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哪个词引起了你的关注?——板书(吼)跟老师一起写这个吼字,伸出右手。这个字有三部分组成,子要写瘦长一些,竖弯起笔略高一些,这样整个字才紧凑美观。读。为什么不用“喊”和“叫”,而用“吼”这个词呢?请你为葛振林吼上一声。(个人读)(3)宋学义: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臂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谁接着介绍?——从这个“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