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独立思考》有感1500字VIP免费

读《独立思考》有感1500字_第1页
1/3
读《独立思考》有感1500字_第2页
2/3
读《独立思考》有感1500字_第3页
3/3
读《独立思考》有感1500字读《独立思考》有感1500字白泽晋信息泛滥时代的困境近些年来,大家都喜欢谈论中西方思维的差别。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西方人的思维更具逻辑性,而中国人的思维更具系统性。当然从表面看,有着这种区别,但是从本质看,思维的方法和路径没有存在根本的差异。是人,就具有其独特的思维习惯,一旦具有思维习惯,其所想到的,所写到的,所说到的,必然是基于其信息的输入经过思维模式的加工形成的。这种选择性的获取外界信息,具有独特性的思维模式必然会造成所谓的“一家之言”。在现代这种信息泛滥的时代,谁的话可以听,谁的话需要认真听,谁的话要怎么听,便成了一个困扰我们的难题。我们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完全否定。《独立思考》让我们既可以看到别人思维中的闪光点,看到别人由于其专业背景所提出的建设性的意见,而又不至于被人牵着鼻子走。批判思维“所谓批判性思维包括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意识,以及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意愿。”说的简单点,就是在吸取外部信息的时候,要注意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适当的问题,在不断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和对新领域的认知。作者提到备选的思维风格有两种,一是海绵式思维,一是淘金式思维。当然我个人并不认为海绵式思维有什么不好,在一个自己完全无所了解的领域,海绵式思维可以让我们得到更多的认知。我觉得我们使用全盘接受的方式在一个未知的领域反而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等到自己对这个领域有相当的了解之后再开始使用淘金式的思维,也就是批判性思维,才是最佳的学习路径。如果一开始就对新领域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过多的质疑,那是有碍于自己基本知识的积累的。一个批判性思维的完整结构如下:第1页共3页1、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2、理由是什么。3、哪些词语有歧义。4、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5、什么是描述性假设。6、推理中存在谬误吗。7、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8、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9、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10、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11、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如此具有完整性的批判性提问结构对于那些希望在学术上进行研究的人自然是非常有价值而且必须严格的履行每个步骤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生活,生活本身就没有那么严谨。那么我们还需要不断去磨练这些批判性思维的提问能力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但是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那么完整的对一篇文章、一场演讲、一场谈话作这种结构性色分析,否则的话人活着便不断的处于求证和验证之中。噢,那该是什么样的生活。不,我们不需要,但是我们需要时刻有这样的警觉,而且当我们经过一段时间对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之后,将这种批判性思维融入我们的思维框架之后,即便我们忘了这本书,忘了这个完整的结构,我们也可以由于此前的不断练习所取得的效果长久收益。三段论基本上“论题——论点——论据”的分析就构成了我们日常思维的三段论。但是作为批判性思维来说,我们需要走得更远。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我们所作的没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印记——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的习惯。”这句话很明确的点出,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所做的其实并没有我们给自己找的理由那么简单。那些根深蒂固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沉淀下来的价值观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任何人都一样。第2页共3页价值观本身并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也没有优劣次第之分。当然价值观假设不是那么容易被我们挖掘出来的,所以很多人写书评常常喜欢写一个主题“这个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都希望找到书的作者所持有的价值观,因为发现作者的价值观可能是除了从阅读书中获取知识和乐趣之外大家最感兴趣的东西。批判性思维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证据的验证。最好的验证观点的办法是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嘛。但并非所有的观点都能够用行动进行验证,也不是所有的观点都有必要用行动来验证。一般的论证所用到的证据包括:“事实”、研究成果、现实生活的事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的支持、个人证明或推荐、比喻及类推。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独立思考》有感1500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