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联盟成立大会致辞—1—新老朋友们:大家下午好!这两天,我特别开心。过一会儿,大家参与的企业家联盟就要诞生,所以我觉得,今天的日子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各位企业家朋友的到来,把我们推到了聚光灯下。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306万人民欢迎大家、感谢大家。今天在座的近100位企业家的到来,给我们传递了重要的、满满的能量。对大家的到来,我们非常看重,因为我们是中国经济最活跃、最强劲的“发动机”,各位企业家又是最重要的一批企业家。当下,各位企业家托举的是实业兴邦的重任,中国经济能否“V”型反转,既取决于国际大环境,更取决于我们自己。作为城市群中的一员,我们非常在乎,能否被企业家、被市场、被资本认可。下面,我从三个维度,跟大家一起来重新认识。第一个维度:大时代、大变革这是一个变革与创新的时代,城市的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格局。一是从区域的关系看,城市之间从“邻里关系”逐渐升级为“队友关系”。—2—我们不能忘记一个人物,就是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江东是他的封地,建城始祖是春申君,苏州的城隍爷是春申君,上海简称的“申”字就是春申君带给上海的,他长期的居住地是楚国的都城,就是安徽寿县。我想,如果战国时期也搞国家战略的话,春申君现在就应该坐在南太湖边开闭门会。在传统的区域格局下,各城市是地缘相邻相近的邻里关系。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后,各个城市就要组团、组队来参加“世界杯”了,这是一种队友关系。所以我认为,我们是一个“球队”,上海是“队长”,所有的城市都是“队员”“队友”,像我们这样的城市,现在就有了上场进球得分的机会。二是从时空的关系看,“异地关系”逐渐升级为“同城关系”。沪苏湖高铁开工建设。这条铁路建成以后,我们到上海只要30分钟,而此前建成的宁杭高铁已经使我们到杭州只要20分钟、到南京40分钟。商合杭高铁这个月底就要通车,这意味着我们到合肥只要1个小时多一点,将同时享有几个同城化都市圈的红利。套用毛主席的那首词,“才饮巢湖水,又食东海鱼”成为现实,上午你们在上海滩讨论问题,下午可以到莫干山再讨论,晚上可以到太湖边夜游。对企业家来说,这就是一体化的现实—3—图景。三是从生态的关系看,“钢筋森林”逐渐升级为“近山亲水”。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工作场景对于办公的限制会越来越小。“人在哪里”变得不那么重要,关键是“哪里有人”,尤其是这次疫情使大家习惯了开视频会议之后,“办公室与青山绿水只隔一块落地玻璃”成为最理想选择。年轻人可能会更多地选择环境好的城市、生态好的空间,年轻人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就有新希望。所以我们提出来:因为年轻,可以“湖来”;因为年轻,所以来湖。对于人才来说,我们绝对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我们有上不封顶的人才政策、有宽容失败的文化,年轻人选择我们就是正确的选择。第二个维度:小个子、大能量大家都知道,周边的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GDP都超过万亿,相比之下,我们是个“小个子”,但我们认为,“小个子”也可以爆发出大能量,比如梅西、马拉多纳个子都不高,但爆发力十足。所以,我们提出,要推动浙北再崛起。我来了没多久,新冠肺炎疫情就来了。这段时间的确令人难忘,在疫情的大战大考中我们经受了考验,即使在城市静下—4—来的情况下,一直都没有停止创新发展的脚步。我们率先提出了“盯住重点区域、隔住发热”的防控策略,创造性地开展了“洗楼”行动,全力以赴守住浙江“北大门”,始终是全省病例最少的城市。所以,依托这样的生态环境和城市管理,这座城市的比较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我们率先重磅推出“亿元全国招工令”,组织外地员工尽快返湖,复工复产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我们还出台了“湖八条”“湖九条”等刺激经济、复工复产、帮扶企业的政策。“湖九条”4月2日发布,两个月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2个,总投资1376亿元,分别增长50和281。最近,我经常说一句话:我们要力争成为最绿的绿地、最黑的黑马、最热的热土。我想,这是再崛起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要崛起,需要想象力,需要勇气,更需要有生产力。最近,我们正在系统谋划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