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地球上的水【高考预测定位】从考查内容来看:高考侧重于考查水资源与水循环、海水性质和运动、洋流对气候、海洋生物、海上航行、港口建设、海洋污染等方面的影响。从考查的形式看:以图表资料及热点区域为背景,考查河流及其补给,各种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及其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能力要求来看:空间定位能力,对热点区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近几年特别是新课标地区的高考情况,年将继续考查河流流域、水文特征,水循环各环节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多用图表资料,注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点细化高考定位预测自然界的水循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河流水与大气降水、冰雪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2.知道水循环的类型,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3.结合图表和数据信息,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及水量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4.阅读材料,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5.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对水循环的影响6.大型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城市化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地理意义1.知道洋流的类型2.阅读图片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及分布模式3.阅读有关资料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4.结合大洋科考路线、海上石油运输线、主要农产品和矿产资源运输线考查洋流分布,洋流对沿岸气候、海洋污染物、渔场分布及航运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1.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理解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措施3.通过分析图表资料分析世界或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差异与时间分布特点,提出改变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合理化建议【核心知识精讲】一、水循环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根据发生的领域,自然界的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见下表:水循环类型发生领域环节作用海陆间循环海洋与陆地之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更新,这是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陆地内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等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上内循环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蒸发、降水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动态水资源季节分配,如修水库和植树造林。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动态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但人类活动对动态水资源的利用应充分了解水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动态水资源的循环周期,也会出现枯水现象。因此动态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超过更新速度、不受污染为前提。沼泽大面积排干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我们应保护沼泽。例如我国三江平原沼泽的利用和保护;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大,易造成洪涝灾害。人类生产或生活活动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绝大部分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危机。二、洋流的判定1.南、北半球⑴根据纬度与环流方向判定: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第二步:根据洋流方向(顺、逆)第三步: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⑵根据洋流性质判定:2.确定季节:⑴根据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⑵根据印度洋的赤道逆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3.洋流名称、流向的分解判定⑴根据纬度判定:⑵根据经度判定:三、掌握三个水体规律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一条河流可能有多种补给方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