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虎添翼,犹鱼得水——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灵璧县虞姬乡陈埝小学谢金佩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只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读一读,或者让学生自己看一看,很难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电教媒体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以往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促使着品德课教师角色的转变。多媒体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对品德课中的文字、图标、声像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天地。那么,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到底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呢?笔者结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谈谈粗浅的认识。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富有生动性多媒体教学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生动形象的材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是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空头说教.有时结合文中插图进行讲解,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难调动起来.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生动的课堂教学结合,就可以给思想品德课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在教学中,教师不再像传统的教学那样,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借助电子投影仪与先进的电教媒体这一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并茂,声像相结合的电子多媒体课件,能够唤起学生探知的欲望,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去,更轻松更多的获得新知。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圆明园的诉说》时,我运用多媒体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首先是设境质疑,通过雨果的文字激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欲望,通过课件展示圆明园的遗址图片产生震撼的效果,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为更好地学习本课做好了铺垫。接着是激励探究,通过三个小活动的提出:一是圆明园的美,二是圆明园是怎样被掠夺、焚烧,三是圆明园为什么被掠夺。让学生整理与交流所得的资料。老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文字、图片、视屏,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然后是引导归纳,让学生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让他们行动起来,努力学习,勿忘国耻。最后是鼓励实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圆明园的美。因此,电脑绘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能,而且激起了学生实践的信心和动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二、利用电教媒体,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传播更多的信息,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而且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这样,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加快课堂节奏,使教学活动信息化;另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知识新,快,全的优势,增强时代性,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如教学《东方雄鸡》一课时,就可以利用投影将数据展现在学生面前:我国东西相距大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大约5500千米,陆地长2万千米,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陆地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千米,这说明我国是世界东方大国,国土辽阔。这样教学:一方面,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直观形象,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从而激起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使品德课教学充满活力。三、利用电教媒体,富有时代性多媒体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他和“信息高速公路”一起改革着我们的生活、学习、交往等形式,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本身就体现着时代性。它是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教育的方式与时代的特征紧紧相连。这对于培养师生的现代意识,造就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取得现代的意识,学会现代的技巧,感受现代的问题,……拿着现代的文明的钥匙,继续不断地去开发现代的宝库,保证川流不息的现代化。”多媒体走进进课堂,他的时代性应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捕捉富有现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鼠标轻点,天下知识皆汇于咫尺荧屏。内容丰富而详实,授课教师“如虎添翼”,学生“犹鱼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如教学《听父母的话》一课时,为了进一步使学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