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聆听、品鉴、回味(赵生林)VIP免费

聆听、品鉴、回味(赵生林)_第1页
1/3
聆听、品鉴、回味(赵生林)_第2页
2/3
聆听、品鉴、回味(赵生林)_第3页
3/3
聆听品鉴回味聆听、品鉴、回味是欣赏一部音乐作品的三个重要步骤。那么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要真正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很好地把握这三个环节,从而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质量。一、聆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通过声音来塑造形象、表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学习音乐首先要培养学生有敏锐的听觉能力。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中去,在聆听中感知、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一)在聆听音乐作品之前向学生介绍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乐器的音色特点。了解乐器的音色特点对于初次欣赏音乐作品至关重要,它有助于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如唢呐的音色对于烘托《百鸟朝凤》的优美是那样的惟妙惟肖;古筝的音色及其颇具特色的演奏方式,有利于表达古朴深邃的意境、渲染悲怆凄凉的氛围;长笛的音色有些像中国的洞箫,表现忧郁或深沉,具有独特的魅力。比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先告诉学生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音色特点,然后向学生提问:乐曲中为何用小提琴的音乐代表祝英台,而用大提琴的音乐代表梁山伯呢?显然这与小提琴纤细、华丽的音色和大提琴质朴浑厚的音色有关。当同学们获知这些知识后,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二)通过对比的方式,在聆听中让学生真正获得对音乐风格、特点、形式等要素的感性认识。对比也是音乐欣赏中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比如在欣赏印象派德彪西的钢琴独奏曲《月光》时,先出示一幅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然后说:“这幅美术作品用丰富的色彩表现法国勒阳菲尔港口早晨的情景,它体现了印象派艺术家是如何是用色彩对比来表现光与影的。那么大家都想知道以德彪西为代表的音乐家是如何用音乐来表现光与影的丰富色彩吗?”于是这巧妙的以色彩为联系的一组视觉与听觉的对比,激起了学生探求音乐是如何表现丰富色彩的浓厚兴趣。二品鉴在我们中国文化里,“品鉴”是一种比“欣赏”更高级的审美态度。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说出聆听后的感觉,对音乐作品进行理性认识,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品鉴过程。那么如何使聆听在品鉴的指导下,达到更高更深的阶段呢?(一)把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认识融注于感性体验之中,这也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比如欣赏李焕之的管弦乐《春节组曲》。听前,教师对时代背景及作者做简单的介绍,学生唱几遍主题音乐,并记住主题音乐的旋律。第一遍愉悦式聆听后,让学生说出听后感,同学们觉得情绪是热烈欢快的。第二遍分段细听,要求学生对各段的旋律、节奏、音色、力度进行分析对比,说出每段不同的情感及风格特点,并说出想象中的音乐形象。教师板书点评结论。如引子部分的乐队全奏,流畅而又鲜明的民族特色,曲调热烈而又欢快,为广大听众所喜闻乐听。第一部分的音乐以两个主题循环变化出现,表现了新春佳节期间人们载歌载舞,喜气洋洋的炽热场面。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主题采用陕北秧歌调《二月里来打过春》,旋律优美抒情、亲切感人,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倒装再现,最后出现引子中第二部分旋律,乐曲在一片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第三遍评价式聆听,学生讲座得出结论:序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即引子+A+B+C+尾声,整首乐曲情绪欢快热烈,表现了当年革命根据地人民在春节期间同歌共舞的热烈欢腾的场面以及团结友爱、互庆互贺的动人情景。(二)让学生说出听后感,师生互评,教师总结。欣赏教学让学生说出听后感,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教学各处的及时反馈,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欣赏过程能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步步深入,达到更深刻、更高级的阶段,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听前,教师先介绍作者生平,然后引导学生从乐曲的结构特点上去认识,从节奏型中去感受,特别是开头的一段音乐(03|331-),从风格色彩上去体味,从深刻的思想内涵中去探索。谈到听后感,有的同学说:“开头的音乐像巨大的敲门声,好像猛地冲撞我的心灵。”有的说:“开头的音乐像霹雷,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聆听、品鉴、回味(赵生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