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资源下构建富有山区特色的美术课堂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精神领域的需要,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和技巧,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尚处于薄弱处境,尤其山区美术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在这种形势之下,如何构建山区的美术新课堂?我认为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依据山区的特点,构建富有山区特色的美术课堂。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上好山区的美术课:一、开设富有乡土特色、乡土气息的美术课,感悟乡土人情,发扬民族文化。山区的美术教学条件差、设备材料不齐全、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学生的基础薄弱,无法开设新《课标》规定有关电脑美术、陶艺摄影、等现代现代造型设计的教学内容,也无法进行国画、水彩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山区的实际情况在课标的要求下开设一系列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课程。如剪纸、泥塑、编织等,这样不仅可以完成《课标》上规定的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和美术技能的训练。还能通过学习和研究民间艺术中的色彩和形象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美术技巧和美术涵养,培养审美能力。使学生关心乡土美术文化,感悟乡土人情,对民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从而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二、以废旧物品为材料,开设模型制作和工艺品制作等手工课,启迪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山区学生的家庭条件差,备不齐美术课堂上所必需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变废为宝”,引导学生主动手动脑,主动学习,发现美创新美。如收集废弃的“纸、盒、袋、金属丝、木料、易拉罐”等物品,将它们分成“点、线、面、块”材,选用不同的材质,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创意,制作科技模型、建筑模型和工艺品,既经济又节约资源,还能锻炼学生们得美术技能、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三、立足于山区学生的实际,开设只需纸、墨、笔的书法课,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瑰宝。书法课只需笔、墨、纸、砚,无需太多的工具和材料,适合山区的学生的经济现状。如今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普遍低下,必须加强汉字书写基本功的训练。教师应计划在美术课堂上开展一定课时的硬笔、毛笔书法的训练,使学生汉字书写达到规范、准确、整洁、悦目、实用、艺术,提高汉字书写水平。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富有山区特色的美术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课外美术活动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美术才能、审美情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山区教师可以组成学生收集民间工艺,利用当地的庙会、地方文化活动、喜庆节日、集市等时机,指导学生广泛参与对民间美术作品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让学生了解、学习民间艺术,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美化校园、设计墙报、设计黑板报或其他宣传活动;也可以进行美术比赛或举办校园画展、画廊等活动;也可以策划校园文化艺术节或古迹考察团、旅游团,对山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进行实地考察、写生并组织学生开展设计和绘制团队的路线图、团徽、团旗、标志、吉祥物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多层次、多样化、开放性地锻炼学生各方面的才干,开发他们的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关怀历史文化,珍视自然和人文景观、感悟生活、培养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在新世纪全面综合的“全民教育”的今天,无论是城市小区还是乡村山区都必须重视美术教育,发展美术教育,改进美术教育,不断丰富和完善美术课堂,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在新课程资源下构建富有山区特色的美术课堂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庙湾中学姓名:王宏康永芳电话:13468795482邮编:72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