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说课稿1.考试说明内容知识要求了解(A)理解(B)掌握(C)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用斜二侧法画简单空间图形的直观图√柱、锥、台、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点、直线、平面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图形的公理和定理√空间直线、平面平行或垂直的判定√空间直线、平面平行或垂直的性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概念√证明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空间向量及其运算(仅限理科)空间向量的概念√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空间向量的应用(仅限理科)空间直线的方向向量√空间平面的法向量√用向量方法计算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夹角√用向量方法证明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在2014年的考试大纲中,本章内容共有22个考点(其中有6A,9B,7C),与2013年考试大纲相比,新增内容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概念”,均属于了解水平。根据这一变化,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还是应该适当地介绍空间角的几何方法。另外还应关注2015年考试大纲在本章中是否有变化。2.近三年湖北卷(理科)中立体几何内容统计表年号题号分值考查内容201245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191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201385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1912直线与平面平行,空间的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201455构造几何体作视图1912直线与平面平行,空间中的二面角(存在性问题)补充说明:全国18套高考试题中,考查三视图的省份2014年14个,2013年12个,2012年11个(其中新课标卷近三年客观题也均考查三视图,);考查二面角的省份2014年13个,2013年14个,2012年12个。3.命题趋势预测2014是湖北省实行新课标高考的第三年,命题更加成熟、更加稳定。本章是高考的必考1点,也是学生的得分点,从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统计分析来看,考査的形式基本也是以一道主观题和一道客观题出现,大多属于中等难度试题。客观题主要考査将三视图还原成直观图,然后求几何体的体积或表面积,借以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主观题主要借助空间向量考查立体几何,一般设置两问,第1问常考查空间中的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第2问常考查空间角的相关问题;预计2015年仍然会顺应近三年高考命题的基本趋势,主要考查形式及考查内容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4.重难点知识突破与强化策略:重难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空间角。突破与强化策略:1.重视基础,回归教材;同时注意高考命题的新动向。课本例题具有紧扣教材,简明扼要,难度适中,方法典型,符合“通性通法”的特点,不少定理是以例题的形式出现的。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深研教材,考纲,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定好教学重点和难点,精讲精评,突出方法,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3.总结规律,规范训练.立体几何解题过程中常带有明显的规律性.如:角的求法,几何法证明平行与垂直等,只有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本章复习还应注意规范训练.因为高考中反映出这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不少考生判定定理、性质定理不熟,表达不够规范、严谨,因果关系不充分,符号语言不会运用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规范训练才能解决.5.课时安排(共8课时)第1课时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直观图第2课时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第3课时空间点,线,面间位置关系第4课时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第5课时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第6课时空间向量及运算第7课时空间向量的应用(一)平行与垂直第8课时空间向量的应用(二)空间角与距离6.训练试题的选择意图:(1)强化基础,训练思维,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2)抓纲务本,落实通法,重点知识重点训练;(3)回归教材,变式练习,激活思维。《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解析本课内容是在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