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第五节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正式迈向空间站的时代。“天宫一号”上大量使用了高性能的碳复合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复合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B.碳复合材料中含有有机物C.碳复合材料属于高纯度的材料,是纯净物D.碳复合材料中含有轻质金属铝解析:碳复合材料由碳纤维和树脂结合而成,B正确。答案:B2.某有机化合物X,经过下列变化后可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乙酸乙酯,则有机物X是()A.C2H5OB.C2H4C.CH3CHOD.CH3COOH解析:Y与Z可以生成CH3COOCH2CH3,说明Y、Z分别为乙醇和乙酸;因X可以氧化成乙酸,又可以还原为乙醇,则X为乙醛。答案:C3.(·宁波八校高三联考)食品保鲜膜按材质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种类。PVC被广泛地用于食品、蔬菜外包装,它对人体有潜在危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的氧气相等B.PVC保鲜膜属于链状聚合物,在加热时易熔化,能溶于氯仿C.鉴别PE和PVC,可把其放入试管中加强热,在试管口放置一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红,则是PVC;不变红,则为PED.PVC单体可由PE的单体与氯化氢加成制得解析:聚乙烯和乙烯的最简式都为CH2,故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耗氧量相等;聚氯乙烯加强热有HCl生成,HCl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聚乙烯不能;PVC单体氯乙烯不能由PE的单体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制得,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得氯乙烷。答案:D4.科学家对人造血液和人造器官的研制及应用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下列物质就可以作为人工心脏、人工血管等人造器官高分子生物材料:下列关于上述高分子生物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于合成维通橡胶的单体是:B.用于合成有机硅橡胶的单体是:C.聚四氟乙烯、有机硅橡胶均可看做加聚反应的产物D.有机硅橡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均可通过缩聚反应制得解析:合成维通橡胶的单体是CH2===CF2和CF2===CF—CF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由经加聚反应制得;有机硅橡胶是由经缩聚反应制得。答案:B5.(·常德高三检测)在晨雾散去之后,常会有晶莹的露珠挂在蜘蛛丝上。受这一现象启发,我国利用尼龙纤维等材料制造出了类似的“吸水蜘蛛丝”。该材料有望将来用于从空气中获取水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蜘蛛丝属于天然纤维素B.该材料可能含有许多亲水基因,如羟基C.该材料属于高分子混合物D.蜘蛛丝属于天然蛋白质,其水解产物为α氨基酸解析:蜘蛛丝属于天然蛋白质,A错误。答案:A6.(·石景山区期末)天然纤维的吸湿性优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中吸湿性较好的是()A.聚酰胺纤维(锦纶)B.聚酯纤维(涤纶)C.聚乙烯醇纤维(维纶)D.聚丙烯纤维(丙纶)解析:聚乙烯醇纤维中含有羟基,—OH是亲水基因,故吸湿性较好。答案:C7.有机物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可发生如下转化:甲――→A(C4H8O3)――→乙,甲、乙分子式均为C4H6O2,甲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为五元环状化合物。则甲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A.消去反应B.酯化反应C.加聚反应D.氧化反应解析: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说明A中含有—COOH,甲比A分子少H2O,且甲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A分子中含有醇羟基,A生成甲的反应为消去反应,乙为五元环化合物,则A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2COOH,故甲为CH2===CHCH2COOH。答案:A8.下列工业生产过程中,属于应用缩聚反应制取高聚物的是()A.单体CH2===CH2制高聚物CH2—CH2解析:A、B、C中均为加聚反应;D中有机物是通过—OH与—COOH之间脱去水的缩聚反应形成的。答案:D9.(·厦门市高三质检)下图是一些常见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关于反应①~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是加成反应B.只有反应②是加聚反应C.只有反应⑦是取代反应D.反应④⑤⑥是取代反应解析:酯的形成和酯的水解反应均属于取代反应,C项错误。答案:C10.某酯A,其分子式C6H12O2,已知又知B、C、D、E均为有机物,D不与Na2CO3溶液反应,E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结构可能有()A.5种B.4种C.3种D.2种解析:E为醇D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