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走向高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47讲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和亚洲觉醒的先驱巩固新人教版选修41.(·赣州四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幸在总统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之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心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部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近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中国革命记录》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孙中山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解析]本题考查华盛顿与孙中山。(1)从材料一中的“退休回归私人生活”和“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等归纳华盛顿辞职的原因;从材料中的“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等信息归纳孙中山辞职的原因。(2)评价历史人物注意把他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并且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答案](1)华盛顿:推行行政首长定期更替;回归私人生活。孙中山: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辛亥革命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重心要转向解决民生问题。(2)对他们辞职的评价:华盛顿:不贪恋权位,在防止独裁、促进国家民主建设起了表率作用。孙中山:观点一:以大局为重,不贪恋权位,光明磊落。观点二:对袁世凯的政治面目认识不清,给民主共和造成损失,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观点三:因内外形势所近,他只能选择辞职,不必苛求。对孙中山重新投身政治活动的评价:捍卫民主共和,推动民主革命。2.(·贵州六校联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说在和平时期政府的根基是美德,那么在革命时期就是美德和恐怖,没有恐怖的美德是有害的……恐怖就是严厉不可动摇的正义……恐怖不仅仅是一个原则,它是民主原则的结果。”——罗伯斯庇尔材料二1793年5月罗伯斯庇尔领导法国人民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建立雅各宾派专政。执政期间……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宗教措施,粉碎了国内外敌人颠覆共和国的阴谋,捍卫了革命成果,把大革命推向了高潮。罗伯斯庇尔……以革命的恐怖政策惩罚罪犯和革命的叛徒,史称“恐怖统治”,许多无辜的人都被诬告并杀害,成千上万人被送上断头台。……有人批评这种政策为“诛九族”和违反人道。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罗伯斯庇尔的主要观点。(2)结合材料二,应该如何评价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实行的恐怖政策?(要求答出评价方法和具体评价内容)[解析]本题考查罗伯斯庇尔。(1)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答案一定来自于对材料的归纳。由材料中“革命时期就是美德和恐怖”“没有恐怖的美德是有害的”“恐怖就是严厉不可动摇的正义”“恐怖不仅仅是一个原则,它是民主原则的结果”等信息便可归纳出正确答案。(2)以罗伯斯庇尔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实行的恐怖政策为主要内容,考查学生评价分析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对其的评价需要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首先应该看到恐怖政策“粉碎了国内外敌人颠覆共和国的阴谋,捍卫了革命成果,把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即捍卫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其次还应看到恐怖政策使“许多无辜的人都被诬告并杀害,成千上万人被送上断头台”,即使许多无辜的人被杀害,违反了人道主义精神和民主法治原则。[答案](1)观点:革命时期需要恐怖;恐怖有利于强化美德;恐怖是革命的正义;恐怖是民主原则的体现。(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评价:一分为二地评价或者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评价。革命时期实行恐怖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