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VIP免费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1页
1/3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2页
2/3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_第3页
3/3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教学目标:1、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会创造性的复述课文。2、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理解寓意,感悟少年的智慧,懂得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该讲究方式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大臣产的反对,大臣们为什么反对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螳螂捕蝉”2、板书课题。二、学习第一段1、大臣们为什么要反对吴王攻打楚国呢?2、带问题自读第一段,回答。3、课件出示原因,通过对词语“乘虚而入、不堪设想”的理解,来理解大臣的话意,大胆想象“后果”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不能攻打楚国的原因。4、但是吴王是一个很固执的人,下了死命令,他说……三、学习最后一段1、这么固执的人,最后竟然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是什么原因呢?2、课件出示句子,理解“恍然大悟”。3、学到这里你想知道什么?预设:A、少年说了什么话?B、他用了什么方法?C、吴王明白了什么?……四、学习第二段1、带着问题默读第二大段。2、从哪些句子看出少年是下定决心要劝吴王的?3、到底少年给吴王说了什么话呢?分角色朗读3——11自然段4、出示课件图片,说说少年给吴王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看着图片复述课文片断)5、少年想告诉我们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课件出示句子,读好这个句子。6、课件出示图片,看图扮演角色,说说你眼前的利益是什么,其他同学则告诉他身后隐伏祸患是什么?完成课件上一个表格。7、人们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作为旁观者的你们,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学生看图并说出自己的想法)8、少年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吴王怎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了呢?联系当时实际讲一讲。课件出示“春秋列国形势图”分析当时吴国的利益及隐患。五、小结1、原来少年表面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是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所以少年的劝和大臣们的劝有所不同,如果说大臣们是“直劝、力劝”(课件出示)的话,那少年的劝就是“巧劝、智劝”(学生总结)2、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六、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身边的人。板书设计:蝉(捕)螳螂捕蝉螳螂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啄食)黄雀《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凭信乡中心小学艾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