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常态课的思考VIP免费

常态课的思考_第1页
1/2
常态课的思考_第2页
2/2
关于常态课的思考当下,“常态课”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似乎没有谁不知道“常态课”是怎么一回事。细说起来,似乎每个人对“常态课”的认识又有差异。常常听到的说法是“常态课不是无准备的平常课,更不是平庸课”;“常态课跟公开课的差别在于没有那么多的表演成分;……”。本人对上述说法有几点疑问。第一,没有说什么是所谓的“常态课”,只说了它不是什么,这不合常理,因为无法操作和认定。如同这样说一张桌子:“它不是椅子,更不是小板凳”。认识桌子的人会说“当然不是”;不认识桌子的人会问:“它到底是什么?”换句话说,这样的描述效果等于零。第二,认为“常态课”跟“平常课”、“平庸课”以及“公开课”有所不同。这里牵扯出来的问题是,如何区分这几类课?这里且不说“平庸课”这个词用的是否合适,只是如何区分“常态课”与“平常课”就足以让人头疼了。一个学期下来,作为一线老师,您的“常态课”与“平常课”各上了几节?作为教学干部或是教研人员,您的“常态课”与“平常课”各听了几节?我想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第三,也是最要命的一点,在试图区分“常态课”与“平常课”时,似乎承认老师们平时上课可以不做准备。对此,真是不知从何说起。如何区别“有准备”的平常课和“无准备”的平常课?何为“平庸课”?“表演”在这里是褒义还是贬义?我想不明白,但还是有话要说。供大家评判。1.何为常态课?顾名思义,常态课的本意应为教师和学生在平常(正常)的状态下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由于学校软、硬件等条件的差异,教师专业知识水准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班级的常态课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学习水平,是正常现象。由于常态课是教师和学生在平常(正常)的状态下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所以,任何对平常(正常)的教学状态形成干扰的因素,都可能使正常状态变为非正常状态。例如:突如其来的摄像机或听课者,外部环境的影响,师生心态的变化,甚至教师的服装或是发型的变化……。我们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新教师第一次登上讲台授课时,那是一个极不平常的状态;我们第一次到实验室上课时,学生的表现就不同于在教室上课那样平常;第一次有人听课时,老师和学生的心态就不同于平常,如果来听课的是教师的业务主管,老师的心态会有明显变化;如果来听课的是学生的政教主管(如班主任),学生的心态会有明显变化。2.推门课是不是常态课?“推门课”指的是听课人员在事先不告知授课教师的情况下听到的课。不告知又可以分为“完全不告知”和“具体不告知”两种形式。“完全不告知”是突然袭击式的听课方式,踩着铃声推门而入。“具体不告知”是有大的时间范围,没有具体的听课时间和次数的听课方式,历次的视导和教学检查期间听课大概属于后者。有人认为“推门课”是真正的常态课,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因为在学校做教师的时候,有过上述的“被听课”的经历,自己的教学任务总是或多或少会做出一些变化和调整。在教研员的岗位上,也有过上述听推门课的经历,一位教师第一天被教研员听了课,第二天我们又去听这个班的课,事后大家对这位老师的评价结果大相径庭。所以我认为“推门课”不一定是常态课,甚至有时会听到一节“失态课”。这就如同事先不打招呼,突然到朋友家造访,有时甚至会遇到一些尴尬的事情。3.教师如何保持教学常态?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齐心合力共同完成,而齐心合力需要建立在师生互相了解、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任何一方不平常的心态都会对教学常态过程影响。作为授课教师,首先需要把握自己的心态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简而言之,就是不带着“异常情绪”授课。“异常情绪”来源甚多,此处无须赘述。同时,在上课之前和教学进程中,还需要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异常情绪”,并有效化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进程的常态。4.如何才能听到常态课?想听到常态课,就必须排除所有对平常(正常)的教学状态形成干扰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最简单也是最滑稽的答案是:在不被教与学双方发现的时候,一定能听到所有人的常态课。带有单向透光玻璃的专业听课教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常态课的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