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总复习资料一、文体知识:1、掌握一般记叙文、散文、小说等文体的基本常识。记叙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2、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淡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3、常用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4、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5、(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6、描写方法:正面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侧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对人物、环境、物件等方面所作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A、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B、为人物出场和情节发展做铺垫。C、渲染······的气氛。D、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2)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B、推动情节发展;C、渲染气氛;D、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心情,揭示人物······的性格。E、渲染气氛,烘托主题。7、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对偶、反问、设问等(课标要求)8、线索种类:以物为线索、以人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以事为线索、以特征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9、表现手法:想象、联想、象征、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设置悬念、对比、衬托、烘托、反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110、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11、关键句: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12、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13、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14、标题的作用:(1)概括(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最后一课》;(2)揭示(暗示、点明)文章主旨,《巍巍中山陵》;(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如《月亮上的足迹》;(4)交代(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如《背影》;(5)确定描写对象,奠定文章的感情线索,如《紫藤萝瀑布》;(6)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7)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如《登上地球之巅》;(8)具有象征意义(散文)或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如(9)吸引读者、新颖。二、题目分析20132012《雨中》(亲情,父子相互关爱)《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留守儿童需要关爱)整体感知(内容、思想感情)【填空】整体感知(内容)【简答】2揣摩人物心理(笑的理解)【简答】词语理解、文意理解【简答】人物细节描写赏析【简答】人物描写方法、揣摩人物心理【简答】句子理解、启示【简答】中心、启示(主旨点评)【填空】20112010《品味时尚》(珍惜亲情,关爱父母)《年年依旧的菜园》(自然、故乡、童年)词语指代内容【简答】句子结构上的作用、文意理解【简答】通过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简答】词语含义【简答】景物描写赏析表现手法及作用,用《呼兰河传》课内文段比较共同点【简答】标题作用,思想感情【简答】三、2014年中考记叙类阅读考试说明现代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浏览、摘录、批注、制作卡片等)和阅读习惯;考查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3阅读记叙类文章:要求理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