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的油读后感(一)白杰黑泽明,出生于1910年3月23日,日本电影编剧、著名导演,监制人。代表作品有《罗生门》、《七武士》、《梦》、《影武者》、《丑闻》等。于1998年9月6日逝世,享年88岁。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见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吓出一身油—这油的结晶就是这部《蛤蟆的油》。这部书,黑泽明从儿童时期写起,一直写到拍摄完《罗生门》。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写了,一路成长中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人和事,以及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和作品中的遗憾。让我最有感触的是他在书中的这段话:我既不是特别强的人,也不是得天独厚的有特殊才能的人。我不过是个不愿示弱于人,不愿输给别人,因而努力不懈的人。从自传中可以看出作者成功的一些因素。文艺工作者常常有自我否定的习惯,也许刚开始创作的时候,信心满满,自认我自己创作出了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可是作品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又会觉得自己的作品一无是处,一文不值。所以晚年的黑泽明,在看过许多优秀电影,见过许多优秀的电影人,经历过许多历史性的大事件后,说自己不是特别强的人,我是可以理解的。俗话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作者的艺术水平到达一个新的高度,站在这个新高度的平台上,看站在同一平台或比自己还高一平台的人时,自然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而在普通人的眼里,这往往是作者自谦的话。对此,我深有体会,以前在家乡当村官时,我工作在中国农村的最基层,和我最常打交道的是乡镇干部和农民,工作决定了我的思维和见识,平台有限,我的眼界也就有限,往往盯着的是怎样利用土地赚钱,怎第1页共8页样谋求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在一二年去了铜川后,身边的同事往往家产丰厚,来自全省各地甚至全国各地,里面有许许多多非常优秀的人。通过与他们交流、相处,加之与以往工作的性质不同仿佛为我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我在铜川工作,感觉自己上了另外一个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看见了比我家境好百倍,比我还努力还优秀的同事,使我认识到,自己并不是那么的优秀,往往惊叹于同事们年纪轻轻就取得的成就,充满沮丧、甚至绝望,这时候往往会否定自己,这也促使我更加努力的学习,充实自己。作者在童年异于常人,比别人的智力发育的迟,但是碰到了好得老师,得以挖掘出了自己的潜能。由此可见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重大,好的老师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在我成长的经历中就有老师对我的影响,但是往往是反面的影响,比如不喜欢某位老师,或者被某位老师狠狠地批评过,羞辱过,就连他上的课都没有兴趣了,所以该科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下滑了。从作者对童年的叙述中再次印证了我的观点,富家出人才的机会要比寒门多的多。富家的孩子从小就在起跑线上赢了寒门。黑泽明的家境富裕,才可以让他学书法,学绘画,学剑道,才能买得起许多的图书,看得起许多的电影,这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而寒门的子弟,没有这些优越的条件,他们要成功往往要花费数倍的精力、时间、努力学习本该和富家子弟同时期学到的知识。所以寒门子弟成功的几率要比富家子弟的少得多。这在我工作以后,感受很深。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寒门子弟的话,就要比别人努力百倍,弥补自己因为家境的原因而拉下的东西。同时还要努力让自己的下一代能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看完本书,总结一下黑泽明的成功的因素,有这么几点:一是有良好的家境。使他从小受到了艺术的熏陶。二是遇到了好的老师。使他的潜能得到挖掘,自信心得以树立。三是父母的支持。使他在绘画上有所造诣,进入plc公司学习拍摄电影。四是机遇。他遇到了贵人,山本导演,对作者大力提拔,让黑泽明当上了副导演。而作者也抓住了机遇。五是作者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不眠不休的工作,大量的阅读,戏剧、音乐、第2页共8页绘画、剪辑、编剧等各方面的勤奋学习。六是作者的经历。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经历使他得到了丰富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