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庄心得体会关于贾家庄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XX省XX县区贾家庄村地处吕梁山东麓,紧靠307国道和夏汾高速公路,北依汾酒之乡杏花村,以及新建的汾阳火车站,南傍孝义火车站,东望平遥古城,一百公里高速公路直通省城太原。这里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丰富,全村700多户,2700余人,是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也是全国农业生态示范点。。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贾家庄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盐碱滩变为农村城市化,村镇园林化,农田林网化,生活现代化的富裕文明的小康村。多年来,贾家庄一直坚持走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特别是近年来,贾家庄村党总支、村委会带领全体村民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着力倡导“集体主义的思想、先公后私的品德、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创新的意识、共同富裕的目标”为核心内容的贾家庄精神,创造了一个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良好发展局面。截止2010年底,全村桹食总产量达200万公斤,工农业总收入突破2.5亿元,集体资产达3.1亿元,人均收入突破6500元,在经济腾飞的同时,贾家庄村的文化建设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氛围。早在1998年,贾家庄村党总支、村委会就确立了文化强村的战略目标,并创建了儿童文化园,设立了书画、剪纸、舞蹈等7个班,并聘请各类教师前来辅导。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建起了享有誉的三晋第一园----生态园,园內设有农业科技园、野生动物园、花卉植物园、儿童游乐园、休闲健身园、佛学道学园以及江南水乡等十几个种类,形成了融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市场,中央、省市领导多次莅临,并给予高度赞赏,且留下了墨宝真迹,公园开放以来接待国内外游客百万人次,并多次举办农产品博览会、商贸旅游节,吸引了省内外商家和农户的光临,省內文艺团体、赵本山、黄宏众多明星纷纷前来献艺。不仅促进了商贸经济的繁荣,而且丰富了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第1页共6页多年来,贾家庄村坚持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农村广播是贾家庄村二十多年从未停止过的宣传手段,不仅传播政策理论、文化科技、卫生保健知识,而且即时地表扬好人好事,与此同时,利用自办的《腾飞报》传达各类农村信息,并多次举办诗歌朗诵、戏曲歌舞、征文书法等多项大赛,以此陶冶村民情操。组建的村民文艺宣传队、农民锣鼓队、农民管乐队、老年演唱队、武朮队、健身操队也异常活跃,他们从村里表演到城里,由城里演到了市里,歌舞剧《共同富裕金光道》《腾飞曲》曾获XX市文艺调演一等奖。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形式多种的乡村文化,使美丽、富裕的贾家庄增添了勃勃生机。最值得一提的是贾家庄的生态农业园区的建设,在全省新农村建设中独树一帜,打破了山西新农村建设没有煤炭资源就无从发展的神话。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贾家庄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盐碱滩变为农村城市化,村镇园林化,农田林网化,生活现代化的富裕文明的小康村。一、都市化农村贾家庄村五十多年的创业历程,既是一部在村党总支、村委会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又是一部结合本地特点,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历史。园林式的农业已经成型--全村四千亩耕地,实现了农田林网化,耕作机械化,土地水利化,种植区域化,服务科技化。每六、七十亩一块方田,实现了渠、田、林、路四配套。30多万株白杨和垂柳,让村域绿树成荫,花香鸟语。花园式的企业初具规模--全村16个村办企业,正向环保型、清洁型发展,花园式的工厂在这里已经不再是文章里的描述,而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特别是龙头企业--10万吨特种水泥厂已经成为绿化、净化、科技化的典型,经有关部门验收,完全符合省级标准化企业。都市式的新农村呈现雏型--街道硬化、绿化、清洁化发展速度很快,现代化家电、沼气、液化气逐步进入农家。到2000第2页共6页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8000万元,集体资产达到1.2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绿化、美化、香化、净化的新农村,引来了国内外、省内外无数的领导和客人。二、生态型的园林在贾家庄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具有一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