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处范文之小学教育科研交流以验材料六“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老师”,学校要开展,质量要提高,中部要崛起,老师是关键。近几年来,我校主要从老师思想道德建立入手,把强化职业认识,转变工作态度,调动老师积极性,挖掘内部潜力作为打破口,着力处理老师的思想和工作态度咨询题,使学校各项工作获得了严重打破,获得了明显的成绩。我们的详细做法是:一、以师德教育为前提,加强老师的职业认识,提高师德涵养。1、教加强师的政治思想工作,努力提高老师道德素养。在全体老师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老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开展“学政治、学业务、学先进,比思想、比工作、比奉献”的“三学三比”活动,填补老师精神缺失,使老师的职业认识和责任认识进一步得到加强。2、弘扬老师职业道德,积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我校积极倡导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3个老师节提出的“四点希望”,全体老师把“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研究、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发奋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作为本人的座右铭,米朝辉、周学强两位老师先后带病工作长达20余天,别人都劝他们休病假,他们说“请假了,六年级课咋办,请代教,质量谁负责?”,事实上,假如他们请假,学校将特别难找到适宜的替课人,六年级质量必定下滑。他们硬是利用课余时间打吊瓶,没有耽搁学生一节课,他们的事迹令人感动。像如此坚持出满勤、干满点,默默无闻、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优秀老师在我校还特别多。老师的师德素养,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构成的,是在一支积极向上、热爱教育、发奋进取、自我完善、严以律己、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老师群体中构成的。正由于我们培养了如周学强、米朝晖、喻军胜、姜会盈、李辉等一批骨干老师和教学能手,是他们过硬的思想素养带动了全体老师,妨碍了周围的学生,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换来了今天的成绩。3、认真开展“师德师风”评比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老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几年来,我校把“练师能、正师风、树师表、铸师魂”作为师德建立和学校治理工作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来抓,培养老师强烈的事业心和崇高的责任感。去年六年级学生姜育恒、雷双喜等同学经常逃学,家长在外打工,家庭教育出现了空缺,我校老师屡次上门发动走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屡次用摩托车接送这些学生,使他们“迷途知返”,不再逃学。结果这两个学生都考出了A档的好成绩,家长回来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我校开展的“师德师风”评比中,全体老师用真实行动实现了乐于从教,甘心奉献的诺言。一是用本人的执着与献身精神感染着学生,培养起学生对老师、对知识、对科学的崇敬感和神圣感;二是用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来教育学生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适应;三是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的平安,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没有一例挖苦、歧视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发生,在家长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今年六月我校举办了“学抗震救灾英雄,做优秀人民老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演讲赛,再一次端正了老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老师职业的理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在活动中,卢蓓同志被推荐参加县上的演讲赛活动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另有两名年轻同志在活动中成长为中共预备党员。二、转变治理理念,加强治理者的凝聚力和感化力,以带动老师工作的转变。1、要强化老师的职业认识,领导的表率作用是关键。学校要有一支和谐团结、积极进取的领导班子、正确的办学理念、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作风,要有强烈的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职业认识和丰富的职业情感,用本人的行为去妨碍全体老师。我校领导坚持站教学第一线,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用行动、用实绩去妨碍老师、感染老师,用典范的力量去带动老师。特别是我校教诲主任周学强同志在学校分工中勇挑重担,主动承担六年级的语文课教学,工作中,带动其他三位同志认真分析学情、教情,深化研读课标,研究教材,讨论教法,从一点一滴做起,抓每一位学生,抓“育优、促中、转差”,抓质量的整体提高。周主任带动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