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诲处范文之学科组建立交流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首先,特别感激学校给我们物理组这次发言的时机!事实上,我们的工作尚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故今天在此谈体会旨在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判指正!我想谈的第一点体会是:要做好教研组工作必须努力营建整个教研组良好的工作风气!首先是营建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风气。在加强备课组活动中,我们倡导团结协作。备课活动不是备课组长一个人的事。比方,初二、初三备课组,他们每周定点定时开展活动,每周定不同的老师主讲。这位老师要提早认真备课,备课组长提早介入指导把关,备知识、备方法、备实验、备才能培养……等到集体备课时,其他老师再作补充。通过如此多番斟酌,就将教学内容组织得更丰富更细腻了。轮番做主角的活动方式营建出协作的风气,为整个年级的共同提高提供了保障。在开展校本课程活动时,我们制造时机营建合作的风气。朱老师、我先就选题咨询题与初二年级老师充分讨论;在集体备课时,大家献计献策,对三节课的内容讨论出详尽的规划;之后徐海燕、王晓丹老师写出活动的文稿、制造出PPT课件初稿;组内其他老师再作改良,搜集了更多的相关视频来丰富课件;他们每一位老师还都亲手制造了演示小实验。通过这些共同的努力,我们的校本课程赢得了学生浓重的兴趣,目前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已由高军老师在我校物理网站上展示,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不仅如此,我们还将这次活动的各个阶段情况在教研活动时由徐海燕老师向其他年级展示,介绍经历。目的是在全组营建出标准地、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的工作气氛,建立起该活动的根本方式,从而保障活动的水准。我组在竞赛辅导工作上也鼓舞团结协作、共同进步。近年来,我组高中竞赛辅导老师队伍日趋壮大,继朱老师之后,陈耀、陈卫东、贾海松、丁凌、季德升老师均参与辅导。在平时的辅导工作中,他们经常互相商讨、剧烈讨论、共享资源、互相协助,为制造我校优良的竞赛成绩打好了根底。去年我校荣获四个一等奖的好成绩,还创始了高二学生就拿一等奖的先例,这些成绩与这个团队的协作密不可分。其次是营建勇于挑刺、精益求精的风气。本学期3月,季德升老师要开设校级公开课——“功”。事实上该课已经在2011年市区赛课中荣获一等奖,已经是一节精品课。但抱着“课无完课”的态度,季老师主动依照我校学情调整教学,并在组内试讲;我们其余老师也不迷信权威,敢于从更高层面上提出见解,最终精益求精地揣摩,奉献出了一堂更精彩的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已经是我们物理组评课的传统,营建出的健康的评课风气使开课者、评课者受益良多。第三是营建直面咨询题,决不护短的风气。曾有一度,高中物理老师颇有困惑。高考政策的变革减弱了物理地位,物理课时被压缩,学生的注重程度每况愈下……这些情况减弱了老师们的工作动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懈怠的端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及时开展了教研活动。朱老师用亲身经历来指引我们:文革时,大家都不注重文化学习,老师是臭老九,没地位、没前途,但他仍坚持本人的理想,丝毫不放松本人的研究,丝毫不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事实证明,当年的那些学生从中终身受益。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年轻老师感遭到了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贫寒的职业操守。我想谈的第二点体会是:要做好教研组工作必须联络实际、锐意创新,有计划地开展专题教研!首先要依照课改需要,恰当确定教研专题。比方,几年前初中课改提出“探究教学”理念。当时,没有现成的方式经历,外面流行“喊口号、齐鼓掌”这类所谓的探究。我们组没有人云亦云,而是沉下来考虑探究,提出关于“探究”的教研专题:探究是否一定是实验探究,能否进展理论探究?是否一定要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中如何表达探究?等等。就此,我们开设了特别多研究课,结合课堂实效,耐心探究真理。事实证明,如此务实的教研活动让老师、学生少走了许多弯路。目前高中也在课改,三维目的中强调“过程与体会”,这比之前的注重“知识与技能”有了理念上的提升。我们组及时地确立了“在课堂中加强过程教学,注重学生的经历体会”的教研专题。朱老师结合本人外出听课、评课的体会,写就了“过程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