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三明一中高二地理试卷(理科)期中考试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60题,共60分)1、右图中的信息反映()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B.北极圈内出现极夜C.地球接近近日点D.澳大利亚进入夏季2、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正确的是()3、右图所示区域,海陆气温有明显的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陆风B、此时海陆之间近地面吹海风C、陆地气温相对较高,为高压区D、海上气温相对较低,为低压区4、右图为太平洋局部洋流模式图,a、b代表两股不同性质的洋流,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受a洋流影响,沿岸地区降温减湿B、甲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C、受b洋流影响,沿岸地区增温增湿D、丙处有世界著名渔场5、右图中a、b、c、d……为喜马拉雅山自然带谱,图中显示,南坡自然带谱比北坡丰富。主要原因是()A.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少B.南坡纬度较低且相对高度大C.北坡地势高太阳辐射弱D.北坡降水少,昼夜温差小6、下列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与示意图相符的是()A、乙向丙的变化主要是外力导致的B、乙阶段只受内力作用C、甲阶段没有受到内、外力作用D、乙向丙过程内力为主导,丙向丁过程外力为主导7、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多台风,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台风气流状况的是()8.各种大体系统中,银河系是()A.最高一级大体系统B.与河外星系是同一级的天体系统C.比太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D.比地月系高三级的天体系统9.同纬线上的各地()A.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不同B.季节相同,地方时不同C.气候类型相同,植被类型不同D.自转线速度、角速度不同10.太阳能量来源于()A.可燃物质的化学反应B.可燃物质的剧烈燃烧C.高温高压下的核聚变反应D.高温高压下的核裂变反应11.地球作为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B.具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水等条件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行星12.太阳活动可以()A.诱发地震和潮汐B.诱发沙尘暴和极光C.诱发海啸和台风D.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13.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垂直气压梯度力B.水平气压梯度力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小玲同学利用暑假赴埃及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埃及开罗(东二区)附近的景观照片(图1),拍照时间为20时15分(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4~15题。14.小玲拍摄照片时,开罗正值()A.傍晚B.正午C.下午D.凌晨15.形成该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A.物理风化B.风力侵蚀C.流水搬运D.流水沉积(堆积)16.导致珠穆朗玛峰抬升的是()A.岩浆活动B.变质作用C.地壳运动D.海平面下降17.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A.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岩石圈不包括地壳C.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D.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18.下列表示冬至日的图是()19.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20.古人有“放火作煴(yūn燃烧不旺的火堆冒出的浓烟),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防御霜冻做法,该做法使()A.太阳辐射增强B.地面辐射增强C.短波辐射增强D.大气逆辐射增强2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读图2“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22—23题。22.①处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西北风23.在气压带②控制下的赤道附近地区,其气候特征是终年()A.炎热干燥B.高温多雨C.温和干燥D.温和湿润24.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B.使水呈三态变化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D.使海平面上升25.人们经常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单一性图1①②③④图4图2①②90N60N030N读图4,完成26题。26.从①到②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27.太阳活动剧烈时,会给地球带来一系列影响,比如()A.地球上的有线通讯突然中断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