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年全国各地会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一专题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5小题,共0分)1.(2009年山东会考2题)清朝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A.察举制的创立B.内阁的设立C.三省六部制的创立D.军机处的设立2.(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4题)清朝雍正时期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是A.设内阁,置六部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C.设军机处D.设总理衙门3.(2007年广州会考3题)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4.(2009年湖南会考2题)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这一制度形成于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5.(2009年广东会考41题)“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A.汉武帝B.宋太祖C.明太祖D.清雍正帝6.(2008年8月福建会考2题)图1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2007年海南会考1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井田制8.(2010年1月福建会考3题)《清史稿》记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设置军机处最主要的意图是A.处理民族事务B.提高行政效率C.强化君主专制D.加强特务统治9.(2009年福建会考2题)清朝皇权日益强化。其主要表现是A.设立三省六部B.废除丞相C.设立军机处D.设立内阁10.(2008年江苏会考2题)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①太尉②御史大夫③刺史④军机大臣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11.(2010年浙江会考1题)《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2009年湖南会考1题)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与下列哪一政治制度密切相关?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13.(2010年6月广东会考1题)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奴隶制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嫡长子继承制14.(2009年浙江会考2题)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A.州刺史的设立B.分封制的创设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D.行省制度的创立15.(2008年1月福建会考1题)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有助于形成这种认祖归宗情结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等级制16.(2010年1月福建会考1题)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A.血缘B.地域C.财产D.宗教17.(2008年江苏会考1题)《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18.(2008年7月宁夏会考2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19.(2008年山东会考2题)“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0.(2009年广东会考1题)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城邦制D.皇帝制21.(2008年海南会考4题)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A.皇权逐渐削弱B.相权逐渐加强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22.(2010年6月广东会考41题)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然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不过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而已。该机构是A.军机处B.内阁C.参议院D.中朝23.(2010年7月新疆会考1题)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郡县制B.宗法制C.科举制D.分封制24.(2010年1月山东会考2题)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B.汉代废除宰相制C.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D.清朝设立军机处25.(2009年浙江会考1题)中国古代出现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和某项重要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该项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