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学案导学稿课题:1课作者2课作者3话题定目标、明重点你认为学习本单元应该掌握:1、2、3、4、课前预习导读1、个性化阅读: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小说的读后感受。(内容主题方面)1课2课2、谈谈你的发现。(写法方面)1课2课预习调查发现学生质疑,问题收集归纳。(小组长整理)1、2、3、4、5、单元学习话题“情节”的相关知识:1、小说以()为主线,它作为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文学作品中的事件、主要故事的策划或设计,它是按照因果关系练习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的逐步展开。2、被讲述的事情,凡有情节、有头有尾的皆称()。3、和情节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它其实也是情节——细小的情节,或者说是情节的一个小部分。如果把情节比做骨架,那么就是血肉。4、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是:。5、在小说运行的基本模式中,有()和()的手法的运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称谓是。6、情节运行的动力包括()和()两个方面。课文学习:一、词语积累(注音和字形有错的吗?)葫芦(hú)狭小(xiá)差使(chā)呵叱(chì)模样(mó)顽固(wán)摩擦(chā)隐瞒(mán)纵使(zòng)跃进(yuè)吮吸(shǔn)塑料(sù)绘画(huì)檐廊(láng)投掷(zhì)屹立(yì)乖觉古董薪水珊栏锤子嘀咕接洽机械哺育玷污热衷埋怨包庇畸形寄托喘气改错:二、作者介绍,写作背景1、志贺直哉,日本作家。1883年2月20日生于宫城县,祖父是相马藩府的家臣。3岁即随父母上京,开始受贵族子弟式的教育。18岁从学于宗教家内村槛三,21岁入学习院高等科,有志于文学创作。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1906年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英文系,两年后转国文学科,中途辍学。与武者小路实笃、木下利玄共同创办传阅杂志《望野》。创作短篇小说《某晨》、《到网走去》,向《帝国文学》投稿被退回。继续创作《速夫之妹》、《荒娟》等小说。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武者小路实笃、木下利玄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白桦派主张善比单纯的美更美,他们举起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旗帜,要求充分地发展个性和自由地表现自我。白桦派的作家们对人生的态度是乐观、明朗而又天真的,他们呼唤着光明和希望,对未来充满了向往之情。从1921年开始,着手写他生平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历时15年之久,于1937年完成。这是他的代表作,写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在不幸的生活中与思想苦闷的道路上探索的历程。主人公时任谦作是祖父和母亲的私生子,在兄弟间一直遭受歧视,在母亲死后,他与祖父及其年轻的妾共同过着寂寞的生活。为立志从事文学事业与父亲发生冲突,婚后又发现妻子不忠,便独自流浪,最后在旅途中病倒。妻子赶到时,只见病床上的丈夫睁开柔和而充满爱情的眼睛。志贺直哉于1918年经过短暂停顿后,重新执笔,以创作上新的成就,蜚声于文坛被称为新现实主义的第一人。他对人性作深邃的观察,对于庸俗与虚伪有惊人的敏感与强烈的憎恶。他具有理想主义的热情。1917年的中篇小说《好人物夫妇》,表现了他心境的转移,从生气蓬勃与激越的性格转变为苍劲沉着的态度。志贺的作品大多从自己及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生活中取材,是现代日本文学中从自我经验中取材最多的作家。在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对同时代的日本作家有深刻的影响。志贺一向关心社会事务,在政治上和文学上表现坚贞不屈。早年关怀足尾矿工中毒事件,同情小林多喜二的牺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保持沉默,以示对侵略战争的抗议。后期的作品还有《万历红瓷瓶》(1933)、《台风》(1934)、《早春的旅行》(1941)、《寂寞的一生》(1941)以及战后创作的《灰色的月亮》和《被腐蚀的友情》等。1971年10月21日逝世。2、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Boll)1917年出生在科隆一个雕刻匠的家庭,1937年中学毕业后,曾在波恩一家书店里当过学徒。1939年在科隆大学学习,不久即应召入伍,随军到过法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