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电离平衡、电离平衡的移动和电离平衡常数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溶液酸碱性的原因、酸碱反应曲线的测定和pH的计算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盐溶液酸碱性的原因、水解平衡及其应用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溶解平衡及溶度积的有关计算本章知识结构: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1)定义:(2)物质导电的条件:带电粒子的运动①自由移动的电子:金属导电②自由移动的离子:水分子作用或熔化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化合物(3)注意:①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电解质溶(熔)液导电是由于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溶(熔)液导电必须先电离。③水溶液导电溶质才是电解质⑤电解质本身不导电,能导电的不是电解质。(熔融除外)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1)定义:②离子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电解质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②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3、化合物的类别:酸、碱、盐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强酸、强碱、盐、金属氧化物弱酸、弱碱、水电解质非电解质化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强碱:NaOH、KOH、Ca(OH)2、Ba(OH)2(2)注意:①导电性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纯净物单质Cl2Cu化合物非电解质电解质强电解质CO2、酒精混合物弱酸、弱碱、水弱电解质CaCO3不溶于水,无熔化状态,所以是非电解质×盐酸溶液一定比弱酸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强×金属Fe、稀硫酸、熔化Na2SO4都是电解质×食盐水、SO3、NH3溶于水都能导电,食盐水、SO3、NH3都是电解质×1、判断正误:课堂练习:2、甲酸(HCOOH,属一元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1mol/L的甲酸溶液C(H+)约为1×10-2mol/LB、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10mL1mol/L的甲酸恰好与10m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D、相同温度,甲酸溶液导电性比一元强酸溶液弱A3、选择填空:A、NaCl晶体B、NH3C、NaOH溶液D、浓硫酸E、氢氟酸F、H2SG、Cl2H、液态Al2O3I、液态HClJ、SO3K、CH3COOHL、CuM、盐酸N、高氯酸O、熔化的蔗糖P、Al(OH)3Q、BaSO4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能导电的是()AFHIKNPQBJOAHINQFKPCDEHLM4、强、弱电解质的比较本质区别:外在表现:内在原因:是否全部电离等温度等浓度时的导电性的强弱化学键类型及水分子的作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特点物质类别化学键电离表示存在形式全部电离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部分电离可逆存在电离平衡强酸、强碱、盐金属氧化物弱酸、弱碱、水离子键极性共价键一般为极性共价键用“=”水合离子分子(多)和水合离子(少)用“”[实验3-1]:[结论]0.1mol/LHCl0.1mol/LCH3COOH与Mg反应溶液PHC(H++)[现象分析]2、HCl能完全电离成离子,CH3COOH不能完全电离成离子。1、浓度、体积相同的HCl和CH3COOH电离产生的C(H++)不同。同浓度的盐酸氢离子浓度比醋酸大3、CH3COOH溶液中既有分子又有离子,存在化学平衡-----电离平衡。较快较慢1>2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如浓度、温度),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的平衡状态。2、特点:(1)研究对象:(2)本质原因:(3)状态特征:(4)注意:弱电解质V电离=V形成分子“逆、等、定、动、变”符合平衡移动原理电离一般为吸热过程(断键、看成分解反应)即使H3PO4,也只有少数分子电离VV电离成离子电离成离子VV离子结合成分子离子结合成分子tVC(H+)C(A-)C(HA)HA初溶于水时达到电离平衡前达到电离平衡时弱酸HA电离过程中体系各粒子浓度的变化3、弱酸弱碱溶液粒子浓度的变化最小最小最大变大变大变小不变不变不变4、电离方程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