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5年考试大纲要求:1、植物的水分代谢:渗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体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合理灌溉2、植物的矿质代谢: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二、命题特点水分代谢主要考查细胞的吸水方式和吸水的原理,尤以考查渗透吸水和失水的内容为主,由于细胞的渗透作用导致细胞出现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的复原,因此,考题多结合实验进行命题,随着高考对生物实验能力要求的提高,实验设计在这一内容中的出现几率将有所提高;另外,水分散失途径和意义也是本节易考点,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节约用水、合理灌溉的认识得到不断提高将会对人类生活带来积极影响,因此“3+X”综合型考题的内容既有基础知识的学科内综合,也有与生态保护方面有关的社会方面的跨学科综合,如水的污染、赤潮等,本部分考题多以选择题和实验题考查为主。矿质代谢主要考查水分的吸收与矿质元素离子吸收的异同,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及利用,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以及与光合作用、物质代谢的关系,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选择吸收的原因及应用,矿质代谢与农业生产措施的联系,新型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矿质元素缺乏症的分析与处理。就题型来看,有选择题也有简答题。选择题主要考查一些最基础的知识,简答题则主要考查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以及与水分代谢、光合作用等与农业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有关知识,如中耕松土、叶面施肥、无土栽培、合理施肥、大棚蔬菜培养技术等。简答题中识图分析的较多。1.原生质层与原生质体2.吸胀吸水与渗透吸水3.渗透作用与扩散作用4.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5.必需元素与矿质元素一、概念比较:(一)、水分的吸收吸水的主要部位:吸水的方式:吸胀吸水(形成大液泡前)A、原理: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从周围环境中吸水而使自身膨胀。B、举例:干种子细胞,根尖生长点细胞。渗透吸水(形成大液泡后)A、原理: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当膜两侧的溶液存在浓度差时,细胞会发生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B、举例:根毛区细胞、腌制萝卜等根尖根毛区细胞二、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质疑:将洋葱表皮细胞与红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与清水中,各会发生什么现象?洋葱表皮细胞红细胞30%蔗糖溶液显微镜下观察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显微镜下观察发生失水皱缩现象清水细胞吸水膨胀。若是将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则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显微镜下观察发生吸水膨胀,直至胀破1.影响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因素?2.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是什么?内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细胞壁大内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较细胞壁大外因:外界溶液与细胞液之间的浓度差外因:外界溶液与细胞液之间的浓度差大液泡细胞壁原生质层大液泡细胞壁原生质层3.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哪些运用?1、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膜2、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3、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4、证明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土壤溶液中的水分如何进入到导管?水分的运输水分的利用蒸腾作用意义:三、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通过根、茎和叶中的导管1%-5%1%-5%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是植物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重要动力绿色植物水分吸收、运输和利用的流程图水分的利用(约1~5%)土壤溶液中的水分成熟区的表皮细胞根、茎、叶导管叶肉细胞间隙叶肉细胞空气构成细胞、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水分的散失(约95~99%)水分的吸收水分的运输绿色植物的矿质营养概念矿质元素吸收运输利用合理施肥无土栽培概念必需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实验验证溶液培养法植物细胞的必需元素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矿质元素各类元素1.元素交换吸附主动运输H+、HCO3--H2CO3H2O+CO2呼吸作用方向:由低到高条件:需要载体是否耗能:耗能2.矿质元素吸收与利用离子态:如K化合态: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不稳定:如N、P、Mg稳定:如Ca、Fe可重复利用不能重复利用4.矿质元素的利用3.吸收特性选择性吸收上图:某植物一昼夜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比较吸收量水分矿质元素水分矿质元素白天晚上结论: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