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突破第四部分化学实验专题十五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考纲展示高考预测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更重要的是利用化学反应进行物质的制备,同时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检验、鉴别、分离和提纯,这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复习中要掌握气体物质的制备方法,并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离和提纯。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4.实验室制取氯气(1)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2)收集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5.实验室制取氨气(1)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H2O。(2)收集方法用向下排空气法。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1)主要仪器和用品: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烧杯、滤纸。(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操作:向漏斗中沿玻璃棒加水,使水浸没沉淀,停止加水,等水流完后,再重复操作2~3次。2.蒸发(1)仪器:蒸发皿、三角架(或铁架台)、酒精灯、坩埚钳、玻璃棒。(2)注意:①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②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停止加热。3.蒸馏(1)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来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铁架台、酒精灯、蒸馏烧瓶、石棉网、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3)在蒸馏实验中,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为下口进水上口出水,蒸馏烧瓶中加碎瓷片防暴沸,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为支管口附近。常见离子的检验②焰色反应用焰色反应可检验出溶液中的K+和Na+。K+——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Na+——火焰呈黄色(2)特殊检验法Fe3+——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Fe2+——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滴加新制氯水后溶液呈红色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1)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2)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4)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I-―→滴入淀粉溶液和氯水,溶液变蓝色难点解读——掌握重点突破难点1.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主要以选择形式考查,与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系密切,要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灵活运用。2.物质的制备中要依据教材中常见物质的制备,充分利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考点1气体的制备原理【例1】以下气体发生装置中,不易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量的是()思维点拨:A项中通过分液漏斗滴加液体的量来控制反应生成气体的量;C、D两项中装置类似于启普发生器,可通过活塞的开关调节反应器的压强,控制反应与否,来控制产生气体的量。答案:B3.关于气密性检验的方法凡是有导气管的实验装置,装配好后均须检查气密性。常见的检查方法有如下6种:(1)简单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如图1):用双手(或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湿的热毛巾)捂住烧瓶,烧瓶内水中有气泡产生,过一会儿双手离去,烧杯内的导管中有水柱生成,说明不漏气;反之,说明漏气。也可用冷敷法:导管入水,冷敷容器,导管中的水柱上升。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NO的还原性,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具体操作如下: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并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广口瓶中。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广口瓶中,塞好胶塞。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1)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广口瓶内燃烧红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c滴入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2)实验的目的是探究NO的还原性,而a、b、c三个步骤只是制NO,并没有完成实验目的,故应该打开止水夹,让气球中的空气进入广口瓶看是否产生红棕色气体。另外装置内的空气会干扰实验现象,故用红磷燃烧除去装置内的氧气。(3)中适量红磷燃烧,热NaOH溶液过量,则反应产物为Na3P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