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UMA前言前言创伤通常是指机械力能量传给人体后所造成机体结构完整性破坏的损伤。全球每年因创伤致死者数百万人,受伤数千万人以上。在美国,创伤是第4位死因,而20世纪初仅为第7位死因;在我国,上世纪50年代时创伤和中毒仅为第9位死因,现在已上升至第5位。此外,创伤多发生在青壮年,对社会劳动力的影响很大,其潜在寿命丧失年数(指平均寿命与死亡时年龄之差)远大于其他疾病。①悠久性: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出现创伤。②广泛性:人在一生中无例外地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创伤。③现代性:交通伤、工伤等不断增加,古老的创伤,今天却成了“发达社会疾病”和“现代文明的孪生兄弟”。④可防性:从总体上说,采取各种相应的预防措施,创伤是可以大大减少的。创伤的特点1、什么是炎症?2、什么是应激?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防御反应。应激是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即应激原)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创伤炎症表现为肿胀、疼痛。肿胀由于充血、渗出;疼痛由组织内压力升高及炎症介质释放引起;多在伤后48~72小时达到高峰。炎症的利与弊有利:纤维蛋白渗出,局部支持、限制扩散;细胞侵润,吞噬杀灭细菌及异物;局部血流增加,有利于营养物质供给。不利:大量渗出不利于循环稳定;局部压力过高导致循环障碍;坏死物吸收及全身炎症反应造成损害。应激反应表现为神经内分泌系统: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心血管、能量动员、Adr/NA对细胞功能影响(cAMP)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糖皮质激素:动员能量、参与心血管调节、提高耐受力;盐皮质激素:保钠保水。创伤的修复1、细胞增生2、组织塑形创伤的愈合1、Ⅰ期愈合:创口小、清洁、无污染,不产生或很少产生肉芽组织的愈合,手术切口。2、Ⅱ期愈合:创口较大、坏死组织较多、伴感染或未经及时而优良外科处理的伤口。影响愈合的因素1、感染2、异物和血肿3、组织低灌流4、糖皮质激素5、全身因素年龄、营养、血糖、基础疾病等。6、局部制动欠佳创伤的诊疗创伤治疗的目标是恢复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首要是维护伤者生命,如优先处理开放性气胸等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创伤治愈过程急性期:伤者有出血、休克、呼吸障碍、内脏破裂、骨折等需急救或紧急处理(手术),维持伤者生命及初步整复受伤组织,防治感染,纠正代谢紊乱;转折期:伤者已脱离危险,但创伤尚未愈合,主要注意防治并发症;恢复期:创伤初步愈合,但仍需营养支持及功能锻炼。创伤诊断1、全身状态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尿量、CVP等;2、闭合损伤检查穿刺:胸腔、腹腔;影像检查:X线、超声、CT、血管造影、放射核素等;导管(尿管)及探查手术;3、创口检查形状、大小、深度、边缘、污染情况、异物、出血情况等。创伤急救1、现场管理2、病员分类(神智、呼吸、脉搏、局部情况)3、一般处理(止血、包扎、固定)4、重伤员按复苏处理清创术(二期愈合的创口经清创后一期愈合)时机:伤后6小时10-8小时-12小时或更长清创:清除异物及坏死组织,彻底冲洗创口止血:防止血肿形成修复:关闭创口引流:防止感染创伤局部治疗全身治疗:1、抗生素应用:开放性损伤及闭合性损伤中内脏损伤均需应用;2、体液电解质酸碱平衡;3、营养供给及营养调理;4、防治并发症及心理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急性颅脑损伤头皮损伤一、头皮血肿头皮血肿原因:碰伤、钝器伤分类:a.皮下血肿b.帽状腱膜下血肿c.骨膜下血肿处理:1.血肿小,1-2周可自行吸收;2.血肿大,加压包扎,4-6周吸收,必要时穿刺;3.注意有无颅骨、脑组织损伤,可行CT检查;二、头皮裂伤头皮裂伤原因:锐器伤、钝器伤注意:1、失血性休克;2、有无异物、骨折或骨折片、脑组织、脑脊液外溢。处理:1、清创;2、抗感染、预防破伤风(TAT)。头皮损伤三、头皮撕脱伤头皮撕脱伤头皮撕脱伤:头皮大片撕脱,常可致疼痛或失血性休克。治疗:①压迫止血、包扎;②防治休克、清创、抗炎、TAT等;③缺损者可植皮;④显微小血管吻合,头皮原位缝合。头皮损伤颅骨骨折颅骨骨折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有脑损伤分类:部位:颅盖骨折颅底骨折形态: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