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呼吸内科关键概念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禽流感)均以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类传染病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不明原因肺炎流行病学人群分布年龄分布最小1岁至3个月,最大53岁以中青年为主性别分布男女无显著差别职业分布有接触史医护人员发病率占42%家庭聚集性流行病学传播途径空气飞沫通过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的手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以中青年为主流行病学流行方式散发家庭聚集性暴发流行病因探寻现状可能病因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真菌但迄今为止仍未确定不明原因肺炎发热(腋下体温≥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呈进行性加重同时具备,且不能明确诊断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可诊断为不明原因肺炎如何排查其他肺炎认识不明原因肺炎,首先必须认识普通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广义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生的肺炎CAP的临床诊断依据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性啰音4.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细胞核左移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CAP的临床诊断依据以上1~4项中任何1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后,可建立临床诊断。社区感染特点半数以上的临床肺炎病原体不能明确。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检出率仅为48.5%。因此仍有部分病例靠临床诊断性治疗推断病原体可能;抗生素耐药率上升;非典型肺炎及阴性杆菌肺炎发病日益增加,传染性强;免疫损害宿主增加。病毒、真菌、结核及混合感染发病增加;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因学复杂—恶性传染病、常见病原体引起的不典型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非典型肺炎,呼吸道传染,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有比较强的传染力SARS流行及人禽流感疫情使我们对病毒性肺炎日益重视肺炎病原体日趋复杂化。混合性感染使临床表现多样化,往往导致了初次治疗的失败,阴性杆菌如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等在CAP中发病率增加,真菌、抗酸杆菌感染也可引起临床肺炎,肺感染因素可导致肺损伤不明原因肺炎鉴别诊断具有流感样症状的疾病:流感、普通感冒经典非典型肺炎:军团病、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SARS、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RSV病毒性肺炎、其它病毒性肺炎其它具有传染性的肺炎:炭疽、鼠疫非感染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肺血管炎、过敏性肺炎军团菌肺炎—早期早期:肺野外围部出现斑片状阴影,及一个肺叶少数病例早期出现双侧病变阴影可位于肺野上部或下部军团菌肺炎—进展期进展后:引起整个肺叶实变,兵可累及其他肺叶,约半数病例病变发展到对侧,有的病例片状阴影在两肺弥漫性分布。偶可出现空洞,约50%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治疗后:经适当的药物治疗发病2周内病变明显吸收病毒性肺炎病变初期:一般可仅见肺纹理增重,模糊病变进展:斑片或大片壮阴影,呈单发或多发,或两肺弥漫分布阴影多为磨玻璃密度,也可进、展为肺泡实变影像,由于细小支气管炎症性狭窄,发生两肺弥漫性肺气肿支原体肺炎(非典型肺炎)局限或广泛的片状模糊局限或广泛的片状模糊影像影像常为磨玻璃密度,也可常为磨玻璃密度,也可为肺实质变密度为肺实质变密度可按或不按肺叶及肺段可按或不按肺叶及肺段分布分布2天后,病情进展,为磨砂玻璃影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两周内发生有流行病学相关性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可诊断为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有流行病学相关性是指病例发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