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步习题思南五中文祖兰一、选择题1、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A.群众的积极性B.经济发展客观规律C.党内不同意见D.自然灾害的严重性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哪一历史()A.农业合作化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3、这一漫画可能出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哪一运动中?()A.农业合作化运动B.土地改革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4、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5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里覆盖率仅剩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数量急剧增长B.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C.无计划的盲目垦荒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5、在“大跃进”高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由农业合作社合并成的“一大二公”的组织形式是()A.互助组B、村委会C.人民公社D.农业初级社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A.一五计划实施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7、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冒进主义错误严重泛滥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8、1958年下半年,一位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的情况有()①村正在进行土地改革②大、中学生参加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大炼钢铁③资本家正在打骂工人④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9、195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总路线的目的是()A.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B.掀起大跃进运动C.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D.割资本主义尾巴10、“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是片面强调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中的()A.多B.快C.好D.省12、下列关于“大跃进”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在执行总路线的过程中忽视客观规律造成的B.农业中的浮夸风和工业中的全民大炼钢铁是其主要内容C.“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这一时期的宣传口号D.这场运动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没有取得任何成就13、下列关于大炼钢铁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B.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速度C.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合理利用了人力、矿产等资源14、曾有报刊宣传某人民公社“早稻亩产3万6千9百多斤”,甚至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种宣传应出现于()A.土地改革时期B.抗美援朝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大跃进”时期15、1958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把小型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通过了()A.《土地改革法》B.《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C.过渡时期的总路线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材料题问题思考:李明对下面的二幅图片感到十分不解:自己家种的水稻没有大人高、萝卜没有脸盆大,为什么图画上的水稻高耸入云、萝卜硕大赛驴?这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现象?千斤萝卜请你进行探究,回答问题。(1)“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对经济建设造成什么影响?(2)这一历史现象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