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心得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转变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我国人口众多而资源短缺,未来,资源供给的制约越来越突出,不允许我们继续走粗放增长的路子,否则,经济运行就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不转变增长方式,环境将难以承受。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带来自然灾害增多,导致社会财富的减少,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不转变增长方式,国际竞争力将难以提升。进入新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不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我国面临着被发达国家越拉越远的可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转变困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政策原因。在现行体制下,各级政府具有很强的投资和发展冲动,不少地方热衷于扩大经济规模,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化工业”项目。另外,投资体制和价格体系不合理,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等,都是导致我国经济粗放增长的重要原因。“十一五”时期,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关键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起有利于经济集约型增长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危机感紧迫感,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制定“十一五”区域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多种形式,引导企业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同时,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进行配套改革,增加资源消耗水平、环境质量等考核指标,引导地方政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协调推进投资、财税、金融和企业体制改革,完善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形成机制,提高各种稀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要发展规模经济,推进结构调整。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推动企业改革重组改造,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行业集第1页共2页中,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要在土地、环境、技术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和鼓励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抑制乃至依法关闭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绿色工业和绿色消费模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促进自主创新,全面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只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心得--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