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街道上飘扬的“党旗”艾尼瓦尔·芒素——记和田电力公司免费接送群众的党员艾尼瓦尔·芒素20XX年10月23日,在东北做生意的和田维吾尔族商人买买提〃尼亚孜,与家人驾车途经甘肃瓜州时遭遇车祸,儿子当场死亡,搭车人严重受伤。按照维吾尔族的传统习惯,去世的人要尽快入土为安,但经打听一辆殡葬车送遗体回和田要花3万元。买买提〃尼亚孜在孤立无助的情况下,想到了一个人。这时候已经是凌晨3点了,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34个小时后,一辆车牌号为新r的佳星牌小轿车找到了买买提〃尼亚孜。车上跳下来两个人,买买提〃尼亚孜再也忍不住了,抱着这两个人大哭了起来。“那天,出车祸儿子不在了,我也想死。是艾尼瓦尔大哥,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拉了一把,没有他的帮忙,我也活不到今天。我们是素不相识的人,就一个电话,他们给单位请了假,连夜就出发了。从和田到阿拉尔,到吐鲁番,再到哈密,经过星星峡,到瓜州,他们星夜兼程连续行车2300多公里来找我。在瓜州,艾尼瓦尔兄弟俩出面,帮我料理完赔偿等手续,把我们受伤的人和儿子的遗体拉回了和田,还帮助我处理了儿子的后事。回来后,我将5000元过路费和油钱给他,他一分钱都没要。他的这份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面对记者,买买提〃尼亚孜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眼圈又红了。被称为艾尼瓦尔大哥的人,就是30年坚持做好事、4年间免费接送遇到困难群众数千人次,被人们誉为“好党员”、“活雷锋”的和田电力公司员工艾尼瓦尔〃芒素。4年免费接送群众数千人次见到56岁的艾尼瓦尔〃芒素时,映入记者眼帘的首先是那辆银灰色佳星小轿车,远远就能看到车门上“为民服务”四个大字。车身上贴着鲜红的党旗,引擎盖上印着醒目的国家电网标识。副驾驶挡风玻璃前,一块红色的牌子格外醒目,上面用汉维两种文字写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免费接送”。下面第1页共6页还标注着车号、电话号码。记者注意到,车上放着五个笔记本,上面写满了感谢的话。一位叫买吐逊的乘客写道。“2月23日,我要去5公里外为父母上坟。天气很冷,路很滑,搭不上车,幸亏碰上了艾大哥,他很像阿里木,是个好心人。”山东人彭辉写道。“来自山东孔孟之乡,同样是共产党员的老兵向艾尼瓦尔大哥致敬,这种事情很难得,却真实存在。我为和田有这样一个人感到自豪,要向大哥学习,多为群众做好事。”“我是一名共青团员,从艾伯伯身上我感受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我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乘客刘艳琳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誓言。记者来到艾尼瓦尔〃芒素家中时,发现陈设俭朴,真正是家徒四壁。艾尼瓦尔〃芒素乐呵呵地说:“我最大的财富就是这些留言簿。晚上没事的时候翻翻,我心情马上变好了,时间长了身体也好了,精神也好了。”从“顺风车”到“便民车”父亲是儿子的一面镜子。艾尼瓦尔〃芒素的父亲曾任和田水电站第一任站长、全国电力系统劳动模范。小时候,父亲常教育他:要做脸上有光的事,要帮助有困难的人。父亲坐车外出办事时,看到有困难的乡亲,总是停下车拉他们一段路。这给幼小的艾尼瓦尔〃芒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1976年,艾尼瓦尔〃芒素在XX县区拉斯奎火电厂当了一名汽车驾驶员,开过拉煤货车、大客车。后来电厂关停,他从事门卫工作,值班24小时,休息三天。从车站到拉斯奎镇有三四公里的路不通车,70多名员工每天要步行上班。2007年,艾尼瓦尔〃芒素买了一辆旧车。上下班时,常常顺路带人,每每听到“谢谢”时,他心里比喝了蜜还甜。那年和田的冬季特别冷,看到路边许多人等车,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自己安全行驶30年,何不空闲时接送困难群众呢。他先是挂上“5公里免费接送”的牌子,后又换上了“10公里第2页共6页免费接送”。起初,他向路人打招呼,常被怀疑是黑车不敢坐。后来,他干脆将党旗、国家电网、“为民服务”、“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等标识贴在车上,专门为老弱病残、出行困难或家有急事的群众提供免费服务。随着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猜疑也变成了感谢。XX市电视台还专门采访播报了他的事迹新闻。妻子古丽娜尔也因为丈夫的坚持,从一开始反对转为默默支持。20XX年3月,她用卖掉老屋的钱,为丈夫买了辆“佳星”新车。120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