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创新经验总结材料(最新分享2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经验做法总结1今年来,*农商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始终坚守“支农支小支微、专注服务本土”的战略定位,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一是坚守定位,服务重心进一步下沉。年初以来,该行按照“规范化组织、无感化评价、差异化授信、排除法筛查、标准化导入、模块化风控、常态化签约、整体性推进”的思路,在所辖农村(城郊)地区全面推进无感化整村授信,农户“一次也不跑”便获得3-1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线上签约后可通过手机银行随时用信。目前已完成第一轮整村授信行政村*个,系统导入户数*户、授信金额*元;农户线上签约*户,签约金额*元。二是聚焦实体,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大。保持涉农贷款持续增长,着重在支持农民增收致富、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等方面加大信贷投入,扶持了粮棉油、蔬菜、花木、甲鱼、西瓜、黄桃、红提等一批特色种养业发展。认真开展“百行进万企”“行长结对服务中小企业业”“金融服务本地优势产业链”等专项行动,采取“一对一”上门服务方式,瞄准企业需求疏堵点、解难点、纾痛点;对困难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和班子包户走访,灵活采取多种方式,一企一策落实帮扶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双重压力。充分运用央行货币信贷政策,累计发放再贷款资金*元,将支小再贷款、转贷款等政策红利充分向涉农小微客户传导。三是创新驱动,服务手段进一步拓展。快贷不断升级优化,开通了微信公众号申贷入口,现已上线“普惠快贷”“小微快贷”“乡村快贷”三个子产品,授信客户达到*户,授信金额*元,用信余额*元;在金融超市上线了创业担保、信补贷等*个信贷产品,目前对接客户*户,月末用信*户,金额*亿元;加入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办事”平台,经中心授权今年累计办理抵押登记代理业务近*笔,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在偏远村居建立了集金融、社区、政务、公益等于一体的“*e站”*个,彻底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大了助农服务机具和智慧柜员机的布放力度,上线了“金融背夹”,金融服务更加亲民便民。在已有快贷、经营性物业贷、园区担保贷、创业小贷等特色信贷产品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适合城乡居民的汽车按揭贷款、住房装修和车位贷款,适合民营小微企业的小微企业便民卡、工业厂房按揭贷款、乡村振兴车间贷等,有效破解了市场主体融资难题。累计为*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户、金额*万元;办理3笔工业厂房按揭贷,按揭金额*元;发放首笔乡村振兴“车间贷”*元;为*家产业园分别授信*元,为*家轻资产企业发放园区担保贷款*笔、金额合计*元,“普惠系”信贷产品更加丰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经验做法总结2一、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分*银行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安身立命之本,明确“客户至上、服务实体”是宗旨,要求全行不忘初心、坚守本源,做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标杆银行,并从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扩大国内需求、乡村振兴、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对服务实体经济作出具体部署。*分行充分发挥国有银行主力军作用,在服务实体经济和自身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年荣获*金融奖,连续*年荣获*脱贫攻坚帮扶先进单位称号,是唯一连续获此殊荣的国有商业银行。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本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延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普惠金融力度”“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推广随借随还贷款,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小微企业、个体*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给予定向支持.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等具体的工作要求。落实好这些要求,关键在于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本领,重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扑下身子做小微。*银行党委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坚持打造“融资、融智、融商”的一体化服务,并明显加大对普惠金融的考核力度。*分行按照工总行部署,扎实开展“工银普惠行”活动,领导班子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