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3世界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发展的关系活动目标(1)通过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有关国际格局变动的材料的阅读,多视角了解国际格局的变动的史实。(2)运用材料,支持“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和平发展”的观点。(3)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分析“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发展的关系”,学会用辩证思维分析历史现象。活动内容类型材料探究问题社会情境材料材料一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实现欧洲联合。戴高乐多次谈到法国在欧洲统一中的作用,认为欧洲的复兴必先有法国复兴。为此,法国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坚持发展法国独立的核力量,1960年,法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果断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积极发展独立的军事防卫体系。戴高乐认为,美国不能包办欧洲对苏政策。欧洲,特别是法国,应该发挥独立作用。1960年3月,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全家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治主张。戴高乐十分重视法德关系,认为法德和解和联盟是欧洲联合的基础,可以保障欧洲政治的独立性。——以上材料均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问题1根据材料一和当时的世界形势,你认为戴高乐主义有何特点?其重大影响是什么?提示特点:坚持独立自主,力图领导西欧(突出法国在西欧的地位);开始突破“冷战”思维的限制(开始突破意识形态的限制);注重联合西欧(注重加强西欧内部的团结)。影响:推动了法国复兴,推动了欧洲联合,缓和了西欧与苏联的关系,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社会情境材料材料二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问题2根据材料二和当时国际局势,探讨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原因: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发展,美国经济实力的削弱。影响: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使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社会情境材料材料三1956年春,铁托和纳赛尔在布里俄尼岛举行会谈,最早提出了“不与集团结盟”的主张。同年7月18~19日,铁托又同尼赫鲁和纳赛尔在布里俄尼岛举行会谈,发表了著名的《布里俄尼声明》,表示肯定万隆会议的精神,提出积极和平共处和致力于团结所有非集团国家等不结盟的主张。这一声明很快得到了印尼总统苏加诺和加纳总理恩克鲁玛等许多著名政治家的响应。1960年秋,铁托和尼赫鲁、纳赛尔、苏加诺和恩克鲁玛倡议召开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金重远《战后世界史》问题3根据材料三和当时国际局势,探讨发表《布里俄尼声明》的历史条件及其直接作用。提示条件:万隆精神的传播;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不愿介入美苏冷战,希望保持和平中立;铁托、纳赛尔和尼赫鲁的集体努力。作用: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诞生。问题4据材料一、二和三,冲击美国霸权的因素有哪些?另外,苏联阵营方面受到哪些冲击?提示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崛起;第三世界的兴起;自身的经济困境。苏联:经济体制阻碍发展;东欧力图摆脱其控制;中苏关系恶化。社会情境材料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蜂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问题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提示新兴民族国家和地区力量的兴起,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学术情境材料材料五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